河湟(杜牧)原文翻译赏析

  河湟

  河湟,指黄河上游地区和湟水流域,即现今的甘肃、青海地区,唐时称为河西、陇右。肃宗时,吐蕃乘安史之乱占领其地。后来河湟 一带在宣宗年间复归唐朝,杜牧曾做诗歌颂(见《今皇帝陛下诏征兵不日功集河湟诸郡次第降臣获圣功辄献歌咏》)。此诗约作于收复河湟前的会昌(武宗年号)年 间,诗中表达了恢复失地重归大唐的殷切期望。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箭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元载,唐代宗时宰相,曾作过西州(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刺史,熟悉河西、陇右情况。他建议代宗收复河湟,未 决。大历十二年(777)因罪下狱,代宗下诏赐他自尽。相公,对宰相的尊称。借箸(zhù),是张良故事。一次刘邦与张良边吃饭边商议事情。张良说:“请 借前箸(筷子)以筹之。”后人用“借箸”代表策划事情。这首句意为:代宗时元载宰相曾经筹划收复河湟之事。次句意为:宪宗皇帝亦留神过这件事情。《新唐 书》卷一四一《吐蕃传》曰:“宪宗常览天下图,见河湟旧封,赫然思经略之。”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箭不西巡——此两句紧接上两句说:不久元载就被处死,宪宗皇帝也忽然驾崩未能西巡失地。“衣冠就东市”,西汉晁错为御史大夫,穿着朝服被斩于东市。借指元载被处死。“忽遗弓箭”,古代神话传说黄帝成仙而去只留下弓箭,此处借指宪宗驾崩。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此两句为唐诗名句,意为河湟一带人民虽然牧羊驱马穿着胡服,但他们心里却时时思念着祖国。戎服,指吐蕃之衣服;白发 丹心,喻这里的百姓从幼到老都以耿耿忠心向着汉唐。据《新唐书·吐蕃传》:沙州人(即河湟之人)皆胡服臣虏,每岁时祀父祖,衣中国之服,号恸而藏之。沈亚 之《沈下贤集》:“自瀚海以东……皆唐人子孙,生为戎服奴婢者……及霜露既降,以为岁时,必东望啼嘘,其感故国之恩如此。”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凉州,在今甘肃省,当时为吐蕃占领,其俗好音乐,开元时献《凉州新曲》于朝。这两句意为:如今只有《凉州》这样的歌舞乐曲在流行传唱,供闲人娱乐。言下之意是:凉州失地和凉州百姓——河湟一带的山川人民都被当局忘记了!

   杜牧始终是一位关心苍生社稷的诗人,虽然他有风流放荡的一面,有“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的“薄幸”之瑕,但就其总的思想趋向和其创作的基本 旋律来看,忧国忧民之作还是占主要位置的。即如这首《河湟》,其关心国家边境失地的收复和边境人民的回归实在是刻骨铭心的。“白发丹心尽汉臣”这一千古名 句,尤其表现了他对国家人民的一片丹诚,这不仅是我国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拳拳之心的写照,也是诗人自己对时代历史的剖白,千百年来已成为一代又一代志士 仁人信守的警句和格言。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2706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文言文练习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文言文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齐缗王三十六年,王为东帝,秦昭王为西帝。苏代自燕来,入齐,见于章华东门。齐王曰:嘻,善,子来!秦使魏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39
  • 古诗新韵阅读

      之一、江南不思归   舟侧亭前野草花,   烟外桥边柳枝斜。   遥看彩虹惊落雁,   一梦江南卧酒家。   之二、有感于“长短任天涯”句   长做短来短亦长,   长长短短皆…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38
  •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也。初,母梦青龙自怀而出,并见两天人手执香炉来至其所,已而有娠,遂产弘景。幼有异操,年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谓人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117
  • 韩非子《守株待兔》

    原文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出自《韩非子•五蠹》译文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

    古诗文 2022年5月15日
    130
  • 关于描写黄河的诗句摘抄

    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长河之一,中国第二长河。黄河北源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支脉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南源发源于巴…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20
  • 语文文言文阅读例题

    语文文言文阅读例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圣人之所以全民生也,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而毒药则以之攻邪。故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