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评诗论文之诗。写作时间难以确定。作者对杜甫、韩愈的诗文给予极高的评价,写得形象、风趣而又深刻。
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
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
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太平广记》卷六十引《神仙传》说:仙人麻姑的手长如鸟爪,有个叫蔡经的人想:如果脊背痒时,能得麻姑之手搔背该多 好。倩(qiàn),请。抓,读若爪,“搔”也。这两句意思很明白:杜诗韩集当忧愁之时诵读,就像仙人麻姑的指爪搔到痒处似的,真痛快。
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据《十洲记》中记载:凤麟洲在西海中,洲上有凤凰麒麟数万,用凤嘴和麟角合熬成胶,可以接续已断的弓弦。这两句说: 飞向天外的凤凰谁还能得到它的精髓呢?今天已无人懂得如何配制“续弦胶”了。意思是无人能汲取杜甫、韩愈诗文的精华,创作出他们那样高水平的作品。
评诗文之诗首先应当是诗,即应以形象的、有意味的语言来表述对诗文的评骘。这首诗以“麻姑搔痒”,表述对韩杜诗文的感受;以“天外凤凰”之“髓”,比喻 他们作品的精髓,以“无人解合续弦胶”慨叹无人能汲取他们诗文的精华作创造性的发展。可谓寓理性思考于形象表达之范例。杜牧此诗是针对当时文坛的形式主义 倾向而发的,而他自己则是既继承韩杜现实主义传统,又有所创新发展的表率。清·洪亮吉在《北江诗话》中说:“杜牧之与韩柳元白同时,而文不同韩柳,诗不同 于元白,复能于四家之外诗文皆别成一家,可云特立独行士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