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是杜牧为睦州刺史时作。邢员外即邢群,字涣思。杜牧在《唐故歙州刺史邢君墓志铭》中说:“涣思由户部员 外郎出为处州,时某守黄州岁满转池州……涣思罢处州,授歙州;某自池转睦。歙州相去直西东三百里。”(见《樊川文集》卷八)可见邢与杜同为由京外放,仕途 播迁,有惺惺相惜之意。此诗就乍暖还寒的初春景象,抒发宦游中之感怀,以寄友人,互通款曲。
雪溺前溪水,啼声已绕滩。
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
迹去梦一觉,年来事百般。
闻君亦多感,何处倚栏干?
雪溺前溪水,啼声已绕滩——本诗题为“初春有感”,这开始二句就紧扣题目描写初春景象:前面刚刚融化的溪水浸溺了这里的残雪,它那淙淙的响声已绕过河滩。这把冰河解冻、残雪未化的初春特征写得十分准确。
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这二句是从另一角度描写初春的特征:冬天盛开的梅花有点衰谢了,但还未失其风姿体态;春意还像嫩芽一样娇弱,禁不住残冬的馀寒。这里这个“嫩”字用得十分新颖、形象,诗人是把可爱的春人格化、感情化了。
迹去梦一觉,年来事百般——这两句有点感叹的味道,大意是说:过去的事情(陈迹)就像一觉醒来已消失全无的梦境,而眼前(“年来”,初春乃新年刚过)百般扰人之事又接踵而来。这很有点像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的意思。
闻君亦多感,何处倚栏干?——此二句点明诗题之后半“寄邢员外”。前一句有二解,既可解为:听说你也是多思善感之人;也可解为:听说你也如我一样屡屡播 迁,便引起我几多感慨。后一句既为想像之语,又包含眼前的实际:我这里正凭栏念你,不知你现在在何处,大概也在凭栏念我吧!
初春是一个“乍暖还寒最难将息”的季节,诗人杜牧在遥远荒僻的睦州一定更有一种深切的、别样的体味。这首五律以简朴凝练之笔,独特而又准确地写出了初春的景象,和诗人对初春的感觉,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种心绪,而且在寄远中拉开了空间距离,使人有遥相呼应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