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众口传诵的唐诗名篇之一,它不但写出了清秋的枫林之美,而且表现出“胜似春光”的整体秋色之丽。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这两句紧扣诗题“山行”二字,描述山行的具体情景和行中之所见:沿着斜斜的石径,向着远远的山巅攀登,爬呀爬,快到 山顶了,忽然望见白云升起的地方住着几户人家。一个“寒”字点明“秋”之时令,为后文埋下伏笔。“生”亦作“深”,二者都有意境美,前者有动感,似乎更 好。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两句仍与“山行”之诗题照应,并紧接上句文义:登呀登,爬呀爬,爬得累了,便在一片枫林边停下来坐着歇息一会儿。此时晚霞正缭绕在西天,艳艳霞光洒在殷红的枫叶上,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美丽。一说“坐”,意为“因为”。
这首诗之所以千百年来受人喜爱,一是因为它以轻快活泼的情调写出秋日之爽朗、明丽,一扫悲秋的衰飒之气,给人平添乐观豪迈之力;二是由于它自始至终都有 一种“行”的动感:“远上”、“云生”、“停车”、“坐爱”,读者的视野随着作者的视角在不断变化,因而兴味盎然;三是结尾的警句令人玩味无穷,它既是自 然景物的准确写照,又是人生、生活的哲理性象征:它不似春光又胜似春光,秋色在某种意义上看胜似春色,这,便是生命的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