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文天祥】原文翻译赏析

  长江的下游一带,古称“扬子江”,扬子江口即长江口。这首诗是作者由通州而北海,再南下经过长江口时有所感发的记录。诗歌结合作者北上复南下这一行程,发出了“臣心一片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千古爱国绝唱。作者诗集《指南录》,也由此而得名。

  自通州至扬子江口,两潮可到。为避渚沙,及许浦顾诸从行者,故绕去,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乱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序言的意思是:从通州到扬子江口的行程,本来两次涨潮的时间就可以了。为了避免长江中小岛及许浦上的元兵,以及照顾随从的人们,我们先绕道北海,再南下渡长江口。两潮:两次涨潮之间的时间。渚沙:江中陆地。当时为元兵占领。许浦:即浒浦。在大江南岸,与通州相对。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这两句是说:这几天一直在北海随风行驶,现在又回到扬子江口,再由扬子江口向南行驶。

  臣心一片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针石:应为“石针”,之所以作“针石”,一方面是出于平仄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突出“石”字,以便达到以“石”比喻“心”的效果,更好地表示作者忠于朝廷的坚定意志。这两句是说:我的心犹如石针,始终指向南方。

   这首诗是近体七绝诗。寥寥数语,直白如话,主题突出,气势如注,豪情万丈。“臣心一片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是作者万死不渝、忠君爱国品质的形象概 括,与杜甫“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都成为了千古爱国名句。此诗匠心独运还体现在将叙事、抒情、设喻,巧妙地浑然一体。具体说来,首先由北上而南下这 段经历引出对指南针的比喻,然后再以指南针的比喻而抒发爱国决心,可谓水到渠成,毫无生搬硬套之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2711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孟浩然――《适越留别谯县张主薄申屠少府》

    《适越留别谯县张主薄申屠少府》 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朝乘汴河流,夕次谯县界。 幸值西风吹,得与故人会。 …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72
  • 中考语文文言文《黔之驴》

    中考语文文言文《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憫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27
  •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文言文阅读答案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文言文阅读答案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27
  • 水调歌头・游泳

        水调歌头·游泳   作者: 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53
  • 南乡子·乘彩舫

    朝代:唐代 作者:李珣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552
  •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的大意:隔水淡淡烟霭中,看得见佛寺修竹成荫, 一路上细雨萧疏, 经过的村庄落花阵阵。这两句作者用茂林修竹、淡淡的烟雾、缤纷…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2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