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积极性,我院将对学生的调查报告进行评比。特制定如下评分标准:
1、评分目的:
本次社会调查报告旨在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计分标准
本评分标准按100分计,85-100分为优秀,70-84分为良好,60-6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3、评分时考虑的主要因素
选题的得当;调查报告或实习的真实性;现象陈述的合理性;问题分析的深刻、翔实;问题解决措施的合理到位;报告结构的严密性和逻辑性;语言的表达;字数要求。
4、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分数
评分标准
85-100
(优秀)
报告选题具有非常积极的社会意义;
全面如实阐述某个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实际进行了社会调查工作;
现象分析的非常深刻、翔实;
问题解决措施和方案非常合理、到位;
报告结构严谨,逻辑性强;
报告语言非常简洁流畅,叙述非常清楚明了。
字数符合要求。
70-84
(良好)
选题具有比较积极的社会意义,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能如实阐述某个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实际进行了社会调查工作;
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问题解决措施和方案;
报告结构比较规范,内容充实,语言流畅;
字数符合要求。
60-69
(合格)
选题恰当,基本能理论联系实际;
基本能如实反映某个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实际进行了社会调查工作;
提出了一定的问题解决措施和方案;
结构基本规范,内容基本充实,语言基本达意;
字数符合要求。
60分以下
(不合格)
选题消极,理论脱离实际;
不能如实反映某个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没有进行社会调查工作;
结构不规范,内容贫乏,语言不流畅,词不达意。
字数不符合要求。
项目
评分
选题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10
报告结构严谨规范,逻辑性强
10
全面如实阐述某个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
10
实际实地进行了社会调查工作,有数据资料(非通过网络资料整理)
20
问题解决措施和方案非常合理、到位
10
报告 中有个人见解或结论
10
语言简洁流畅,叙述清楚明了
10
运用了一定 的数据调查分析方法
10
字数适中
10
5、评选程序
(1)班级初选
首先将所有学生的报告在班内进行初选,班主任参照评分要求对本班学生提交的报告进行评判,并在班内评定优秀的报告提交到学院参加评选。每班提交的优秀报告的数量不得高于本班人数的40%。
(2)学院评选
学院将各班提交的报告按年级进行总评,评审组由学院主管领导、年级辅导员和若干班主任构成。在每个年级内评选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优秀奖若干。被评为优秀及以上奖项的调查报告颁发荣誉证书,并在学院刊物《呼吸》上设立专刊予以刊载。
6、奖励
对于提交调查报告,获得一等奖的同学本学年的综合测评加1.5分;获得二等奖的同学加1.3分;获得三等奖的同学加1分;获得优秀奖的同学加0.5分;被评为合格的同学不加分;被评为不合格或没有提交报告的同学综合测评扣0.5分。如有恶性抄袭的同学综合测评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