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说谦虚》有感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社会上广为流传的一句名言。翻开历史,我们不难看出有多少志士仁人、文人墨客,由于谦虚而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永载史册,又有多少人由于骄傲而悔恨终生。
三国时期,刘备为了恢复汉室,竟三顾诸葛亮的茅庐。他不因诸葛亮位卑而倨傲,而是降低自己的身份,一次又一次地去拜访。诸葛亮终感其诚,答应为他奔走效劳。而与此相反,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为了推翻明王朝的统治,曾转战南北,历经10余年才攻进了明朝的首都–北京,推翻了明朝的统治。他们自认为天下已经得到了,就放松了警惕而骄傲起来,致使清军入关,终以失败而告结束。李自成的几十年的心血也毁于一旦了。再如,吴王夫差因为打败了越王勾践而骄傲起来,终日花天酒地,不理朝政,后来,终于被卧薪尝胆的勾践所消灭。
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人和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呢?不要因为别人不如自己,而轻视别人;人各有长处,应向别人请教,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这样,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严格要求自己,把自己置身于整个集体之中,干好一切事情。
我以前也是很骄傲的。记得有一次,班上有位同学向我问问题,当时我想,就这样简单的问题,还值得问?给你讲也是白浪费我的时间!于是,推辞?“没空”,便走了。后来班里同学都疏远了我,在选三好学生时,我只得了三票,同学们还给我提了不少意见,说我不关心同学,说我太骄傲,说我……
当时,我真气坏了!由于骄傲,我的学习也慢慢落后了。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我逐步认识到骄傲给自己带来的危害,开始和同学们互帮互学,取长补短,这样,我又有了长足的进步。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永远铭刻在心。
怎样写读后感、观后感
读后感是对所阅读的材料持有的观点和看法。是读书笔记本的一种,又比普通的读书笔记正式一些。
一般来说,读书笔记分为摘录笔记、提纲笔记、评注笔记、心得笔记等。读后感是在评注笔记和心得笔记的基础上形成的。与后两者相同的是,它们都是阅读文章后对文章发表的看法。但评注笔记是针对文中的某一部分的,与读后感相比,它缺乏系统性;心得笔记是简略的,记叙型的,它不象读后感那样,有叙有议,系统完整。换句话说,读后感是在读书笔记的基础上,来完整地证明某个观点、表达某种感情、说明某个道理、认可某种做法的过程。
写作读后感,有以下几点要注意:
一、要紧密联系原文,简述原文内容
因读而感,感从读来。写作读后感,离不开阅读的材料,没有读就没有感,读是感的前提,感是读的结果,感和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写作时,要对原文进行简单的介绍,使读者心中对原文的内容有个基本的认识。比如,所阅读的文章说的是什么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它的作者是谁,的和写作背景等,最好对原文的内容概要作个概括。写这些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它应有所选择,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无关的内容。
二、要有感而发,不能无病呻吟
从写作方法上讲,读后感是议论文的一种。写作读后感,首先应有一个议题、中心和出发点–这是感的基础。这个议题应该是真实的,是来自于阅读的,它既不是凭空想像的,也不是来自阅读以外的其他行为或事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寻找读后感的中心内容:所读的文章是不是很精彩?它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它的哪些段落或情节写得最好?它引起你什么样的思考?你喜欢其中的主人公吗?为什么会喜欢?又为什么不喜欢?……如此等等。这就要求在写作前认真阅读所写的材料,准确把握材料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材料的主要思想感情和关键语句。但是,还要注意的是,读后感要表述的观点要正确,合乎事实、合乎情理,反面的、哗众取宠的观点是不提倡的。
三、要选择好读后感的切入点
同样一本书、一篇文章、一首诗歌,不同的人读了,会产生不同的感想和体会;同一个人,也可能会在阅读后产生不同的想法。这是因为,思考的角度是多样的,人的感情更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古代名著《西游记》,有人读了会对孙悟空的反抗精神感慨不已,有人却会觉得他离经叛道、四处捣乱,又有人会对他的刻苦学艺印象深刻,还有人则会羡慕他的神通广大。还会有人既赞扬他的反抗性,又羡慕他的无所不能……这时该如何取舍写作的角度呢?把握以下三点会对我们的写作有所帮助:一是哪个观点令自己感受最深?再一点是哪个观点写起来更加有话可说?三是哪种观点更具有现实意义?要认真地分析问题,联系现实,从众多的感受中选择最恰当的切入点,作为阐述的中心。
前边我们谈到过,读后感从写作方法上讲,是议论文的一种。那么,议论文的哪些写作手法适合运用在读后感的写作上呢?这两者有什么异同呢?下面我们就来一一分析。
和议论文的写作一样,写作读后感也是先找准论点,然后对它进行论证。写作读后感的过程,也就是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以得到别人的认同的过程。由于读后感的论点来自于所阅读的材料,论证的过程也离不开材料。议论文的各种论证手法基本上都能够运用于读后感中,但读后感的第一手材料(论据)应该从阅读中获得。有人用一个字概括了这一点:“引”。即引用材料来证明自己。引用之后要对所引用的内容加以分析,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这类似于议论文的引证法。
读后感还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写作要素,即联系现实或个人实际,进一步展开议论。联系时也要注意围绕文章的中心议题,不能脱离主题随意联系。
有人把读后感的写作归纳为以下四个字:引、议、联、结。记住这四个字,对我们学习写作会有一定的帮助,但切忌生硬地照搬这个框架,束缚了自己的思路和手脚。
观后感和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十分相似,只是一个是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是在观看电影、电视、戏剧或参观某一地方后进行的。只要掌握了读后感的写作,也就一通皆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