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亮点工作示范社区申报材料
X街道坚持“以民为本,服务为先,共铸和谐”的工作理念,以“一居一品”为抓手,着力打造“五心合一”的品牌社区,通过精心、诚心、热心、耐心、贴心服务,打造舒心、爱心、开心、红心、安心家园,勾勒出社区服务“五线谱”。
“舒心家园”——勾勒“服务线”。街道指导社区以“绿、亮、净、美、优”为目标,积极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组织开展“大手拉小手”、“共建美丽庭院,共享幸福生活”、 “学雷锋献爱心”等志愿服务活动。定期组织辖区志愿者服务队与物业公司每周五对小区进行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发放“窗明几净”活动倡议书,动员居民从我做起,积极参与,自觉告别不文明行为。利用宣传栏、电子屏等大力加强文明礼仪宣传,努力使“道德讲堂”成为群众交流的平台、沟通的渠道,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共同创造文明、整洁、优美、和谐的社区环境。
“爱心家园”——勾勒“扶助线”。针对社区内困难、残疾、老年群体比较多的实际,组织社区对这些人群进行分类管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帮扶、救助,让这些群体及时得到关注。对社区内的重点人员和重度残疾人员定期进行“爱心服务”,坚持“三个一”的服务模式,“每天一个电话问候,每周上门一次走访,每月一次义务服务。”用爱心点亮他们生活的自信心。根据辖区老年人生活及居住情况,制作了“社情民意联系卡”,发放到老弱、病残老人手中,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为加大对老年人的关爱和帮扶力度,社区成立“爱老会”志愿者服务团队,定期走访入户,开展谈话聊天、健康咨询、关爱帮扶等活动,为他们提供免费理发、代购生活日用品、免费做家务等日常服务,给老年人带来了快乐带走了寂寞,真正让他们感受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开心家园”—“康乐线”。街道利用社区文化活动室和文化广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各社区成立的仟姿俏等秧歌舞蹈队,采取灵活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居民群众积极参与,通过自编、自导、自演、自看的互动活动寓教于乐。通过月月有活动,次次有主题,从一月的“笑盈盈辞旧岁,喜滋滋迎新年””到十二月的“志愿服务”;
从社区文化艺术节到安全消防教育;
从秧歌比赛到百姓健康舞;
从文明城市的“五大员”到“六五普法的宣传员”;
从体育竞赛活动到读书月等,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不仅满足了广大居民的文化生活需要,而且还为社区和谐文明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红心家园”—勾勒“连心线”。建立党员学习交流园地,不断创新学习载体,如网上教学、座谈互动、送门学、走访学、联络学等形式组织党员进行学习交流。拓宽了党员学习交流渠道,激活党员学习激情,充分发挥党员作用。为更好的促进社区在册党员及在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在职党员积极参与社区网格化建设。指导社区不断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创新党员服务方式,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实践中开展了1+1+1的党员管理服务模式(一名社区在册党员+一名在职党员+一名困难群众),开拓党员服务奉献园地。开展党员“心贴心,手拉手”活动,进行结对帮扶,为困难群体提供帮助。针对辖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多,开展了以党员为龙头的“爱心敲门”志愿服务活动,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向他们宣传党的有关政策和决议等。使党员在服务中找到自身做一名党员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安心家园”—勾勒“和谐线”。加强社区安全稳定工作管理与服务,在社区推出了“平安连心三站”工作举措。即建立社情民意档案站,把最需要关注的人—矫正人员、归正人员、精神病人、涉黄赌毒人员、涉及征迁利益户等,按类型建立动态档案;
建立民情气象站,设置民情气象站晴雨表,把服务信息动态化;
建立民声回应站,把每个网格中通过走访收集到的社情民意和问题及时集中处理,把处理结果及时反馈,形成“民呼我应、民思我想、民需我为、民困我帮”的局面。通过感情投入、教育疏导、爱心帮扶,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分类解决的服务方式,逐步化解了民怨,抚平了民怒,确保了“平安连心三站”为信访维稳工作保驾护航,由被动管理变主动服务,全面做好矛盾的源头性化解,促进社区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