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水利建设质量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水利建设的质量是水利工程的生命,也关系到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今天的会议非常重要,希望各位同志高度重视。现在我就全县水利建设质量管理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近年全县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县水务局在中央水利1号文件、中央水利部《贯彻质量发展纲要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的实施意见》的指导下,通过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我县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建设三峡库区水利强县”目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的理念,以积极推进水利工程规范化、现代化管理为重点,坚持“依法行政、规范管理、强化监督”,围绕“安全、质量、效益”,狠抓建设质量安全管理,不断强化监督检查,取得了较好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梨子坪水库前期工作全面完成,初步设计报告获准上级批复;
***、***等重点水利项目前期工作推进有力;
***坝规划方案编制中,*****可研报告即将送审初评。推进12座重点小(2)型和8座一般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投资3520万元;
中小河流治理逐步推进,建成乡镇堤防工程1.2公里、排洪工程2处。
(二)质量与安全管理不断强化。逐步完善了“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企业保证、政府部门监督”的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制。落实质量终身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加强了施工过程质量管理,从原材料抓起,全面推行原材料、中间产品和关键部位的强制性检测,严格质量评定和验收,建立巡查机制,加强在建工程,特别是大中型工程质量监督,配合市水利局稽察工作,并按照稽察整改要求认真加以落实。
(三)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我们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严把设计质量关、专家评审关、行政审批关和竣工验收关,强化水利工程项目招投标备案管理,严把水利建设市场准入关,强化市场主体动态监管,推进诚信体系建设,逐步规范水利建设市场秩序。
(四)不断加强监督检查。认真研究并精心组织开展水利建设工作汛前质量安全检查和“质量月”检查活动,切实落实水利建设工程质量“飞检”措施,把好了工程质量关。同时,配合水利稽查、审计、各类专项检查等,狠抓整改落实。到目前为止,没出现一起工程质量安全事故。
述上所述,全县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总体上组织得力、管理有序、质量稳定、成效显著。这些都凝聚着大家的智慧、包含了大家的辛劳和汗水。
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楚地看到我们存在的不足,认真对待,切实整改。
二、目前我县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一)思想上不够重视。部分设计、建设、监理、施工企业思想认识上存在重进度轻质量、重主体轻配套、重结构轻外观、重大轻小的误区。个别干部职工对质量管理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责任心不强,工作缺乏前瞻性和系统性,出了问题往往显得十分被动。
(二)建设上不够规范。部分项目法人组建不规范,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不能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个别工程建设存在弄虚作假、偷工减料的问题。
(三)权责上不够明晰。水利工程的建设要经过立项、审批、施工、监理、验收、交付使用等多个环节,牵涉到政府监管部门和建筑、材料、设计、监理等多个市场主体。然而有的监理单位执行不力,监管工作不到位;
有的参建单位质量管理失位缺位,没有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四)执行上不够严格。部份项目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不够严格,水利设计、施工、监理等专业人员不足,能力不强,作风不硬,在执行过程中不讲原则、得过且过、放任自流,这些都是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大敌。
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努力推动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全县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不能泛泛而谈,停留于一般号召,必须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办法,抓准、抓实、抓出成效。
(一)管理责任要落实。从严落实水利工程建设各相关责任主体、相关从业人员、管理人员的责任,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制,严肃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质量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揪住不放;
对发生质量事故的,要做到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受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相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针对事故制定的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要加强督查以确保责任落实。现在各级组织开展的检查督查比较多,要合理安排、注重实效,关键要严、要细、要深入,不能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热热闹闹走过场。在涉及工程质量的问题上必须始终坚持“认真”二字,这是对事业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二)过程监管要强化。切实抓好水利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从规划设计,到施工监理,到验收投产,特别是关键节点和隐蔽工程的施工管理,必须层层把关、建立台账、签字负责,不能让关口形同虚设、管理流于形式,坚决避免因为监管环节的失误导致工程质量上的先天不足,给今后留下长期的重大安全隐患。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形成与工程建设过程相吻合的环环相扣的制度链,使每一个建设环节都处于制度的有效管控之下。
(三)管理机制要创新。在全面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的基础上,对点多面广、项目较小的水利工程,按照精简、高效、统一、规范和专业化管理的原则,推行集中建设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同时强化水利建筑行业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公开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和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将信用信息应用到水利工程建设和质量监管活动的各个环节,营造水利行业诚实守信的良好环境。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我们起步晚、难度大、资料欠缺,需要我们加快速度做好。
(四)队伍能力要加强。积极争取县组织、人事、编制等部门的支持,重视水利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逐步健全县级质量监督机构,尽快完成以乡镇水利工作站或流域中心站为主体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提高水利从业人员素质,加大对水利专业建造师、监理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的行业管理,加强业务培训,落实执证上岗。同时,积极引进优秀设计团队、施工团队到当地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多渠道解决设计施工力量不足问题,多措并举提升我县水利工程建设质量。
“我们要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不动摇,以更加负责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严谨的作风、更加扎实的工作,推动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再上新的台阶,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