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欹器满覆

【原文】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 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选自《荀子・宥坐》

【注释】

1.欹器:一种盛水的器皿,无水时歪向一边。欹,倾斜,歪向一边。

2.宥(yòu)坐之器:“座右铭”一般的器物。宥坐:放在座位右边,用来警戒自己

3.闻:听说。

4.顾:回头。

5.挹(yì):舀;酌。把液体盛出来。

6.观:参观。

7.为:是。

8.恶:哪里。

【参考译文】

孔子到鲁桓公的庙中去参观,见到一种倾斜易覆的器具。孔子问看守庙宇的人:“这是什么器具?”守庙的人回答说:“这是用来给宽待赦免的人坐的器具。”孔子说:“我听说宽待赦免的坐具,空着时会倾斜,装了一半水就会正,装满水了就会翻倒。”孔子回头对学生说:“往里面灌水吧。”他的学生提水来灌,倒了一半水时欹器就端正了,装满了水后欹器就翻倒了,倒空了水它又倾斜了。孔子感慨地说:“唉,怎么会有满了而不倾覆的呢?”

【阅读训练】

1.解释

(1)观:参观,瞻仰 (2)为:是 (3)闻:听说 (4)顾:回头

2.翻译

(1)中则正,满则覆,虚则欹。

果然盛满一半时欹器能放正,满满了就翻倒,空着时就倾斜。

(2)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唉!哪有满盈而不翻倒的呀!

3.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人不可自满,要谦虚。

启示:做人也好,做官也罢,都要掌握一定的尺度。我们不提倡不及,但也不能过而求之,以适度为最好。欹器之所以倾翻,就是因为它盛水太多,超过了规定的刻度,它本来不能盛那么多的水,你偏要让它盛那么多的水,不翻那才叫怪呢。自然的法则告诉我们:物极必反。凡事只要走向极端,必然走向反面,到头来,不但想要的东西不能得到,就是连已经得到的也会失去。由此可见,欹器的寓意,可谓深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474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曹操《述志令》原文及译文

      《述志令》作者为三国南北朝诗人曹操。其古诗全文如下: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36
  • 《明史张溥传》文言文专题练习

    《明史张溥传》文言文专题练习   【原文】   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1
  • 山河破碎风飘絮的下一句及全诗赏析

    山河破碎风飘絮的下一句身世浮沉雨打萍  全诗赏析 身世沉浮雨打萍。 该句出于文天祥《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千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惶恐…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41
  • “李徜,字正言,平城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李徜,字正言,平城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历按畿辅、淮、扬,矫然有风裁。隆庆中擢大理丞以尝劾高拱拱门生给事中程文诬劾徜落职候勘拱罢事白起故官。 万历元年擢右佥都御史,…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28
  • 七步诗

    七步诗朝代:两汉作者:曹植原文: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译文及注…

    古诗文 2016年5月28日
    1.2K
  • 朝代:唐代 作者:罗隐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古诗文 2020年3月1日
    60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