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文言文

女娲补天文言文

【原文】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r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注解】

1、四极废:天的四边毁坏了。上古的人认为在天的四边都有支撑着天的柱子。废是指柱子折断,天塌下来了。四极:指天的四极。

2、九州裂:指大地陷裂。古时分天下为九州,具体说法不一,一说为冀州、兖州、徐州、青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3、天不兼覆:天有所损毁,不能尽覆万物。兼:全部

4、地不周载:地有所陷坏,不能遍载万物。周:遍,全

5、r(làn )焱:大火延烧的情景。

6、颛(zhuān)民:善良的人民。

7、鸷(zhì)鸟:凶猛的禽鸟。

8、攫:抓;夺。

9、于是:在这时(古今异义)

10、鳌:生活在海中的巨龟。

11、黑龙:水怪,发洪水危害人民;有人说即指水神共工。

12、济:救济

13、冀州:古九州之一,指黄河流域古代中原地带。

14、淫水:泛滥的洪水。

15、涸:干枯。

16、狡虫:指恶禽猛兽。虫,泛指动物。

17、故:原来(引申为:于是,所以)

【翻译】

在远古的时候,支撑天的四根柱子毁坏了,大地因此陷入四分五裂的境地;天不能完全覆盖大地,地也不能遍载万物;大火延烧而不能熄灭,洪水汹涌而不能停止; 凶猛的野兽吃掉善良的百姓,凶猛的禽鸟抓取老人孩童。在这时,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 砍断海中大鳌的脚来做撑起四边天空的栋梁,杀死水怪来救济冀州,积起芦灰来堵塞洪水。天空得到了修补,天的四边支撑的柱子摆正了,洪水得到了控制,冀州得到了平定。恶禽猛兽都死了,善良的百姓活下来了。

【精神】

这则著名的神话故事反映了古代劳动先民与大自然抗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女娲挺身而出、救民于水火的高尚,这源自人类渴望征服自然、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如何理解女娲补天的做法?

当有限的人力、物力解决不力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们便用想象创造了无所不能的神和英雌,来完成自己无法完成的征服自然、驾驭自然的任务。可以说,用想象来表达与自然抗争的精神是这则故事的主题,也是世界各民族神话传说中经久不衰的主旋律,而之所以产生这种想象,是由于原始社会底下的生产力――因为能力有限、希望无限,所以要用想象来填补、来发挥、来创造。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476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调笑令·河汉》原文及赏析

      《调笑令·河汉》作者为唐朝诗人韦应物。其古诗全文如下:   河汉,河汉,晓挂秋城漫漫。愁人起望相思,塞北江南别离。离别,离别,河汉虽同路绝。   赏析;   这首词在写法上,层…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47
  • 文言文阅读练习及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练习及含答案   司马光好学   司马温公幼时,患①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②,众兄弟既③成诵,游息④矣;独下帷绝编,迨⑤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⑥,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49
  • “丁前溪,诸城人,富有钱谷”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丁前溪     丁前溪,诸城人,富有钱谷,游侠好义,慕郭解之为人。御史行台按访之。丁亡去,至安丘遇雨。避身逆旅。雨日中不止。有少年来,馆谷丰隆。既而昏…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9
  •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文言文注释赏析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文言文注释赏析   文言文   齐王使(1)使者问赵威后(2)。书(18)未发(3),威后问(4)使者曰:“岁(17)亦无恙(21)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32
  •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翻译赏析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若白鹭鲜,清如清唳蝉。受气有本性,不为外物迁。   饮水箕山上,食雪首阳颠。回车避朝歌,掩口去盗泉。  …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34
  • 《顾生》文言文

    《顾生》文言文   江南顾生客稷下,眼暴肿,昼夜呻吟,罔所医药。十余日痛少减。乃合眼时辄睹巨宅,凡四五进,门皆洞辟;最深处有人往来,但遥睹不可细认。   一日方凝神注之,忽觉身入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3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