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评估报告

中共XX县委农工委  

关于XX县“十二五”规划纲要的  

中期评估报告  

   

《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县人大十六届六次会议批准实施的重要规划,是“十二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是指导推进建设XX丘区强县的纲领性文件。今年,是该规划实施的第三年,根据X府办[2013]76号文件要求,我委对纲要实施进行了中期评估,现报告如下:  

一、主要目标任务进展情况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实现建设XX丘区强县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两年多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农口各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把握“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创新工作思路,增添工作措施,扎实有效地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粮食总产和农民收入指标超额完成。2011年和2012年,我县粮食总产分别达85.4万吨和86.5万吨,均高于2010年的84.3万吨。2011年和2012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7.4%,超出了年均10.5%的计划增长指标。2012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7813元,较2010年增长2141元。主要原因:一是劳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农民劳务收入占人均纯收入比例快速提高,已由2010年的30%上升至2012年的39.9%,增长近10%;
二是国家重视粮食生产,养殖业稳步发展,价格提升,家庭经营性收入由2010年的人均2558元上升至2012年的3346元,增长788元。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做优做强特色产业  

1.稳定发展粮食生产。通过稳定播面、提高单产、提升品质,狠抓优良品种的推广,普及测土配方施肥和小麦“一喷三防”等先进适用农业技术,战胜了最严重的小麦条锈病,遏制了较重稻瘟病的发生,确保了粮油稳定增产。2012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06.83万亩,较上年增加1140亩,增0.1%,总产86.5万吨,较上年增加1.1万吨,增1.28%,实现了粮食总产“六连增”。  

2.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实施畜牧业“提质增效”工程,狠抓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建设,战胜了国内外疫情加剧、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等诸多不利因素,现代畜牧业发展呈现出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安全化的特点。一是生产总量稳定增长。2012年,出栏生猪166万头、肉牛9.3万头、羊27.5万头、小畜禽3800万只,分别比2011年163.76万头、8.83万头、26.86万头和3520.62万只增加1.37%、5.32%、2.38%和7.94%。生猪等主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60%以上,良种覆盖率达80%以上。二是畜产品安全得到切实保证。动物检疫、畜牧投入品监管和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有力有效进行,确保了无畜产品安全事故发生。三是畜牧产业化经营形势喜人。通过XX公司“公司+基地+农户”方式,在仓山省级示范片建设50户以上的生猪养殖小区5个,新建规模养殖户3469户,其中规模养猪户3205户。示范片规模养殖户达到3872户,其中规模养猪户3502户,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9700元,有力的推进了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建设。  

3.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2012年,种植中药材10.52万亩,总产3.18万吨、总收入5亿元、加工产值11亿元。建成了XX、XX、XX、XX和XX5万亩中药材示范片,在XX、XX、XX、XX和XX建立五个中药材生产中心示范点,完善了水网、路网、田网建设,新建现代农业瓜蒌(中药材)万亩示范区,覆盖富兴镇10个村,业主引领,订单生产,统一标准,规范栽植棚架瓜蒌1.01万亩,预计亩收入5000元,示范区总收入5050万元;
带动全县规范种植药材10.52万亩(其中丹参、白芍8万亩)。  

4.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在XX、XX开展了食用菌无公害生产标准示范园建设。2012年,全县生产食用菌3.6亿袋,总产34万吨、总收入6.9亿元、加工产值7亿元。  

5.加快蔬菜产业发展。2012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19.19万亩,总产41.83万吨,总产值7.95亿元。其中大小棚设施蔬菜栽培2.52万亩,加工外销蔬菜4.02万亩,示范推广蔬菜新品种9个;
种植西瓜1.16万亩,其中大棚西瓜0.56万亩。  

6.加快发展特色水产业。大力推广应用水产养殖新技术,重点抓好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建设,加强水产品安全管理,促进健康养殖,构建“专家组+试验示范基地+技术指导员+专业合作社+科技示范户”的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水产业得到不断壮大。2012年,成鱼总产6065吨。  

7.加快发展现代林业。推进特色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完成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血防抑螺林工程、配套荒山造林等造林任务,组织全县27个乡镇完成了2010年、2011年两个年度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项目特色经果林和工业原料林项目补植补造工作,共栽植巨桉、核桃等苗木150余万株,面积2.8万余亩。组织全县43个乡镇63个村实施村级“一事一议”公共绿化项目建设,项目投资1000万元,栽植各类绿化苗木2.1万株。  

(二)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扶持和引导,全县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达到67家,其中被评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0家、省级4家、国家级1家,培育销售收入上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7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增加值达到26亿元,销售收入达到54亿元。2012年,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6个,全县已达348个,入社农户达10.5万户。已建立15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网上直报信息平台,为产业上项目获政策支持奠定项目信息库基础。深入推进“两个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能力持续增强,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户数达到30.5万户,同比增4.5万户,带动面达82%,同比增12%。  

(三)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小农水重点县项目、饮水安全、小型病险水库加固、小流域治理、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新增农资综合补贴、新农村建设等一大批项目的实施,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全县蓄引提水能力达到2. 03亿立方米 ,有效灌溉面积63.1万亩,高产稳产农田面积达到4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9.9%。  

(四)扎实推进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  

到2012年,全面完成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三年累计投入10.4亿元,示范片已呈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人居环境优美新景象。一是主导产业形成规模,按照“1+1+ 3” 发展思路,在示范片形成了以优质肉猪为主的畜牧主导产业和以XX古镇为主线的乡村旅游配套产业,以XXXX公司30万头生猪生产和XX隆升集团小家禽养殖为主线,以XX众品食业和XXXXX食品加工为载体,以XXXX科技公司畜禽粪便处理为推动,以现代农业发展、现代畜牧业发展、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产业扶贫和以工代赈等项目资金为支撑,主导产业连片发展。二是新村建设成效突出,按照“全域、全程、全面小康”、“三打破、三提高”的要求,示范片累计完成农房风貌打造7814户,新建农房4048户,新建和改造居民聚居点96个。三是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新建和硬化村道 30.15公里 、社道 192.15公里 、入户路 85.2公里 ,示范片村社道路硬化率达100%,入户路硬化率达92.8%,新建客运招呼站26个、蓄水池553口、田间机耕道 158.7公里 ,整治排灌渠系 123.8公里 ,整治山坪塘、石河堰125口,新建新建和改造提灌站30座,新建和改造供水站19座,打井3815口,群众饮用自来水率达91.5%,新建沼气池6279口,农户“三建五改”达到91.5%。四是公共服务全面配套,利用灾后重建资金、特殊党费和红十字援建资金,对示范片25个村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卫生站进行了新建和改造,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便民服务、农民培训、文化体育、卫生计生、综治调解、农家购物、村邮政所、村警务室、村监察室、留守儿童之家等“1+N”为主要内容的25个村公共服务体系全部建成。五是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不断完善村级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公推直选的民主选举制度,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民主决策制度,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制度,村务公开、财务监督、群众评议的民主监督制度,全面推广“四提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机制,有效地解决了过去村干部“办事不公、财务不清、作风不正”的问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示范片“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五)狠抓产村相融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  

启动了XX万亩粮经复合型产村相融示范区、种植XX和乡村旅游景区相结合的产村相融示范片,以及XX村产村相融示范片建设。通过土地流转、推广良种良法、提高农机装备、培育千亩种粮大户和经济作物生产大户,已初步建成“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现代农业产业基地2万亩。XX村产村相融示范片已基本完成,XXX产村相融示范片正紧锣密鼓有序推进。  

三、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基础仍然薄弱  

尽管我县有47座中小型水库、8926口山平塘、1087节石河堰、各类渠道12544公里(其中干、支渠2917公里,斗渠及斗渠以下渠道9627公里),但由于修建时间早、质量差、大多带病运行,近年虽已改造一部分,但离彻底整治还有很大差距。在已建成各类渠道中,未整治的10789公里,占渠道总长度的86%;
已整治1755公里,仅占渠道总长度14%。同时,电力提灌设施老化严重,全县现有提灌机械8080台/10.69万千瓦,其中柴油机3930台/4.06万千瓦,电动机4150台/6.63万千瓦(电灌站1541座/1570台/6.58万千瓦),机具完好率不到40%,年需技改100座,大修500座,保养、维护941座。另外,在全县 1129公里 农村公路中还有 449公里 等级低,缺乏投资、管护主体;
农村饮水安全形势依旧严峻,全县还有22.1933万农村人口喝不上“放心水”。  

(二)传统农业所占比重高  

由于农户种植地块分散、面积小,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受到制约。2012年底,全县36.45万户家庭农户承包经营土地103万亩,其中有5.3万户流转出承包土地13.27万亩(土地流转方式中转包74589亩、转让90亩、互换1588亩、出租52839亩、入股54亩、其他3581亩),受让方流转面积500亩以上22起、101亩─500亩101起、10亩─100亩459起、10亩以下36706起,流转期限在5年以内7.71万亩、5─10年2.19万亩、11─20年1.7万亩、20年以上1.67万亩。业主流转土地用于发展现代农业、设施农业、效益农业的土地面积仅占12.9%。  

(三)观念的制约  

一是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出,留守农村的多为老、弱、病、妇,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接受新事物反映各异,农业先进适用技术难以被接受并付诸实施,新技术辐射带动力不强。二是新生代农村劳动力厌农喜商(工),80后、90后新生代农村劳动力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的寥寥无几。三是农业比较效益仍然低下,且投资农业见效慢,周期长,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农业开发的少。四是农村土地流转进行规模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渠道不畅。一方面农户即使没有劳动力耕作土地,但有国家各种补贴的兑现,农户不愿流转;
另一方面,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即使外出多年,但担心失去劳动能力后的养老保障问题,农户也不愿流转;
再一方面,土地流转的机制还不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交易平台不完善,流出、流进的渠道不畅通。  

四、需要调整和修订指标  

农民人均纯收入:  

《纲要》规划到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200元,年均增长10.5%。  

需要调整为: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914元,年均增长14.9%。  

一是由于我县大力实施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现代林业和特色水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实施15万亩粮经复合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公司加农户”的现代畜牧业适度规模化养殖,10万亩核桃的栽植和林下综合开发等,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超过预期。  

二是因为 2013年5月24日 中共XX县委十二届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XX县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决定》,《决定》提出了“两年突破300亿,五年总量翻一番,提前两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通过两年时间,到2014年,力争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
通过五年时间,
到201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在2012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0亿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0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600元以上,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  

三是今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农民增收县委书记、县长负责制,更加重视农民增收工作。  

五、进一步推动规划顺利实施的对策建议  

(一)做优现代农业  

坚持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坚持“农业固县”,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升农业效益,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实施标准化生产、集约化发展,着力发展优势特色效益农业,重点扶优做强粮食、生猪、食用菌、中药材、蔬菜、水果、干果、水产等传统特色产业,形成产业带或产业圈。加快现代农业基地建设,推进现代农业重点县建设,重点抓好X万亩粮经复合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X万亩核心示范区建设和以丹参、芍药为主的万亩中药材基地建设,全力建设3个小麦、3个玉米、4个油菜和2个水稻万亩高产高效创建区;
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建设,发展适度规模的科技化、标准化养殖,提高畜牧业效益,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做优产业链条,创新经营模式,大力支持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合组织,做优延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创建优质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二)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按照“全域、全程、全面小康”的要求和“统筹城乡、产村相融、成片推进”的思路,坚持“群众自愿、因地制宜、示范试点”的原则,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在新村带产业,产业促新村,产村互动相融上取得新突破。2013年新建成新村聚居点150个,新建成新农村综合体3个,到2015年,全县建成新村聚居点500个,其中新农村综合体9个,2015年建成10万亩“千斤粮万元钱”和5万亩“吨粮田五千元”粮经复合种植基地,主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突破65%,示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8%以上。  

坚持以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和新农村综合体为抓手,以适度集中为主要居住方式,以规模经营现代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重点推进XX粮经复合型产村相融示范区、XX乡村旅游型产村相融示范片建设,巩固和拓展XX新农村建设成果,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加快建设“1+6”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培育农技、植保、良种、防疫、农机、信息等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统筹建设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和无害化处理率;
发展循环农业,建设农村沼气和防污设施,减少农村面源污染;
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打造精品文化旅游村,示范带动全县产村相融、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让农民共享现代生活。  

加强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构建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引导农民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适度集中。着力优化以山、水、田、林、路、网、居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村空间布局,形成田网、水网、路网、电网配套,建设高标准农田3万亩,加强公共交通、集中供水、能源电力、广播电视、网络宽带等基础设施建设,示范片新村道路入户率、集中供水率、移动电话覆盖率、供电普及率、有效电视覆盖率达到100%。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点推进XX水库、XX凤形湾水库项目,实施都江堰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农村安全饮水等一批重点水利项目。二是发展农村沼气,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三是建设高产稳产农田,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新增农资综合补贴田间工程、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等项目和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等工作,提升土地生产能力,全县新增高标准农田3万亩以上。四是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加速推进造林绿化,实施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完成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规划设计及施工,以工程造林和义务植树、四旁绿化促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提高全县绿化覆盖率。  

(四)大力推进扶贫开发  

抓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新村扶贫、能力扶贫和生态扶贫“五大扶贫工程”,完成水库淹没区、XX山区、中南部尾灌区扶贫开发,加快改善贫困村交通、水利、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产业、生态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稳步推进新村聚居点建设,提高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推进贫困村跨越发展。  

   

附:XX县“十二五”规划纲要主要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中期评估测算表  

                 2013年6月17日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5544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小学生读书活动总结范文

    小学生读书活动总结范文大全 读书是一种知识储蓄。可以把平时的点点滴滴存入大脑的银行,使用时可以零存正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小学生读书活动总结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

    实用范文 2023年1月11日
    27
  • 三严三实体会–感悟“三严三实常怀人生三心

    感悟“三严三实” 常怀人生三心   ——做人、做事、处世、善身        2014年3月9日 ,习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各级领导干部…

    实用范文 2022年10月18日
    49
  • 实业集团公司简介范文

        实业集团公司简介范文(精选17篇)    实业集团公司简介范文 篇1  …

    实用范文 2022年12月12日
    34
  • 对青年老师讲课评语

    1、老师授课的方式非常适合我们,他根据本课程知识结构的特点,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通过例题使知识更条理化。但授课速度有点快,来不及记录。2、老师授课有条理,有重点,…

    实用范文 2022年9月28日
    57
  • 老师的检讨书

    亲爱的同学们: 在今天的升旗礼上,大家快静齐的集队、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让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然而,我却忘了在注册时提醒同学们准备好红领巾,以致全部16个同学忘了戴红领巾,使这新学…

    实用范文 2022年9月29日
    69
  • 《食品安全》主题班会教案

    喜欢零食是孩子的天性,但往往在吃得高兴的同时却忘记要看看食品是否过期,是否变质,因此就存在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食品安全》主题班会,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

    实用范文 2022年8月15日
    5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