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公司岱庄煤矿,现有社区2个,居民职工2661人。近年来,岱庄煤矿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提高居民综合素质、生活质量和社区文明程度,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文化引领、服务为先、共建共享,不断推动社区管理水平提升。通过开展社区文化建设,把社区建设成为“四个家园”,即以理念为引领,建设成为文明家园;
以服务为宗旨,建设成为舒适家园;
以安全为重点,建设成为平安家园;
以和谐为目标,建设成为秩序家园,社区面貌和居民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先后荣获全国煤炭系统“模范职工之家”,全国煤炭系统“企业文化示范矿”,全国煤炭工业“三创三越”创新文化品牌矿,“全国文明煤矿”,“全国双十佳煤矿”,全国煤矿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劳动关系和谐先进单位”,“山东省厂务公开先进单位”,山东省2009-2011年度职工代表大会优秀星单位,山东省企业经营学会“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典型企业”,淄博市“关爱职工十佳企业”,“淄博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连续9年荣获山东省煤矿“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煤矿安全程度评估” 10A 级矿井等荣誉称号。
一、强化组织建设,夯实社区管理基础。
强化组织建设是做好社区工作的关键。在矿党委的领导下,从机构设置、管理制度、队伍建设、服务设施等多方面为社区建设提供强有力保障。
一是壮大为民服务力量。专门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职能科室负责人任成员的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会、党政班子联席会议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研究社区建设问题。在为民服务队伍建设上,依法选举产生了政治素质好、服务意识强、业务水平高、协调能力强的社区主任、楼长、单元长。认真开展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充分发挥社区党员的先锋和模范作用,组成620余人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积极开展健康查体、义务维修、关爱“空巢”老人等服务活动,2012年以来,累计1530人次参与志愿服务,提供社区服务9523小时。
二是打造为民服务平台。本着“方便群众,便捷实用”的原则,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投资30余万元建立社区为民服务中心、14个社区为民服务站。设立党建、群团、民政、劳动保障、计划生育、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12个服务窗口。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备有电脑、投影、电子屏、娱乐设备等设施,制定了八项功能实施细则,进一步打造了“矿区——社区——楼院”三级网络。
三是完善制度建设。结合自身实际,认真贯彻中煤政研会《煤矿和谐社区建设指导意见及测评考核体系的通知》精神,建立起了“党委行政领导、有关部门配合、社区组织主办、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建设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关于构建和谐矿区促进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的指导意见》、《职工家属思想动态分析制度》、《困难帮扶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和岗位人员责任制,完善了社区民主自治功能。在社区环境面貌改造、困难救助、后勤保障、法律援助等涉及居民切身利益问题上,定期召开居民代表会议确定并进行公示,保证了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做到了管理有制度、工作有标准、考核有依据。完善建立制度23项,召开会议15场次,提出问题31条,居民问题件件得到了落实。
二、丰富载体,爱心深入人心。
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基础和龙头,也是为居民办实事的载体与纽带。岱庄煤矿始终把完善各项服务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
一是“心贴心”开展全程服务。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将66项为民服务项目集中起来,22个为全程代理项目,12个为咨询服务项目,32项为“办实事”服务项目,建立“虚拟社区”服务平台,安排专人值守,按照“只要方便居民就办”的原则不断拓展服务项目和服务领域,“虚拟社区”工作人员全程负责为民服务项目的办理、转接,“居民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就可以把事办成”,实现了“小事不出居、大事有人帮”的服务目标。2012年以来,帮扶困难家庭196户,发放帮扶资金167500元。春节期间,对33户困难职工发放补助金29800元。扩建停车场3处,一处600平方米、两处2120平方米,大大缓解了存车难题。职工张凤和,因患尿毒症需做换肾手术,由于长期透析治疗使他已经无力支付40多万元的手术费,社区干部及时给予捐款救助,为其捐款53700元。职工王勇不幸遭遇车祸,在重症病房昏迷不醒,社区党支部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给予了2次救助,并发动居民积极捐款5260元。职工高宪振患股骨头坏死,在济南医院花费14余万元,社区党支部在为其提供救助的同时,帮其联系泰安疗养院进行综合治疗。职工郑同茂患尿毒症,每周2次透析,矿工会协同集团公司工会及时为其办理爱心医疗卡,减轻了经济上的负担。为解决居民饮水问题,投资近3万元,增设了直饮纯净水生产设备。为不断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指数,投资4万元在医疗服务站添置了健康理疗器械,先后为3100人次进行了免费理疗。
二是“手拉手”实现互助共建。制作“爱心”服务联系卡、为民服务袋,设立社区服务热线电话,方便居民衣食住行。通过召开征询会、议事会等活动,每季度组织议事会成员和社区代表对社区居委会工作进行监督、评议,畅通社情民意渠道,保障居民的参与权,调动居民群众参与社区管理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放“爱心”服务联系卡150个、为民服务袋220个,设立热心电话3部,通过爱心电话帮助职工解决问题198件。
三是“肩并肩”六进社区促进和谐。通过开展科技、文化、法律、卫生、政策、志愿者服务“六进社区”活动,对社区居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文明素质,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通过组建维权服务协会、科普协会等群众性组织,积极举办法律法规、道德礼仪、科普、技能培训等讲堂,广泛开展厨艺大赛、读书比赛等活动,做到月月有活动,加快了和谐社区建设的步伐。2012年以来,开展道德礼仪讲堂10场次、技能培训21场次、读书比赛12场次,评选优秀征文268篇。
三、凝心聚力,打造温馨舒适家园。
一切从居民的需求出发,广泛开展社区服务。岱庄煤矿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果断决策,把社区建设的重心转移到丰富社区建设内涵上来。
一是强化“美洁”意识,打造优质宜居环境。投入1亿多元,用于社区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改造了体育、休闲健身广场、增设户外LED大屏幕电视等设施建设;
改造了污水处理站、广场、有线电视网络、医疗服务站、矿区绿化美化亮化等环境建设;
建成了塑胶篮球场和塑胶羽毛球场,修建了集乒乓球室、台球室、棋牌室、健身房、室内游泳馆于一体的健身娱乐中心,丰富了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需求。每周二对社区环境卫生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将垃圾清运纳入城区环卫统一管理,做好了日产日清。对社区绿篱和花草树木及时进行修剪、浇水。如今社区处处绿树成荫,生活、文体软、硬件设施全面提升,为社区居民创造了一个方便清洁的舒适家园。
二是繁荣“特色”文化,营造浓厚社区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各类群众性文体组织的作用,成立了文体协会、书画协会、摄影协会等社区文化团队,定期举办书法、美术、摄影展览和舞蹈、影歌等各类健身活动。组织退休老同志深入社区开展传统教育演讲活动、安全教育报告会活动,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共组织巡回演讲9场次、举办安全教育报告会6场,受教育职工达到2650多人次。广泛开展素质提升、巾帼建功、安全协管和“四型”家庭创建活动。2012以来,评选“文明和谐型”家庭5户、“学习型”家庭3户、“环保型”家庭8户、“平安型”家庭10户;
社区管理先进个人9名、先进片楼长10名、好婆婆8名、好媳妇8名。开展了文明理念和文明家园征文征集活动,提炼了“小手拉大手,共建美好家园”、“倡导绿色文明,创建绿色家园”等理念10个,征集征文58篇,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打造了幸福社区,建设了文明家园。
三是坚持网络管理,构筑和谐稳定的安全防线。设立10个治安防范示岗,投资37.8万对原监控系统进行更换,添加摄像头23处,对社区各个重点部位进行全方位监控,切实加大治安防范力度。改建警卫室2处,更换了办公桌椅并粉刷内外墙壁,制作物防牌板4块,给每位巡逻队员添置了防身器具。开展了“六小保安”竞赛活动,加大对社区重要场所的监管力度,帮助社区居民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困难;
实施了全员维稳信息“六步闭环管理法”,每天一排查、一汇报、一落实、一反馈,主动解决职工居民关心的敏感问题,使稳定工作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的闭合流程,畅通了居民反映诉求的渠道,增强了稳定工作的主动性和化解矛盾的预见性。加强社区车辆管理,使车辆停放整齐划一,杜绝了乱停乱放现象,建立了私家车电子档案,制作车辆出入通行证404个,下发《社区车辆管理规定》,发放给每个车主,明确规定颜色、车型、号码停放车位,实现人手一份,每车一号,人人知晓。安排专人疏导停放,车头一律朝外,车头与线标齐,所有车辆在社区内必须接受保安人员管理、检查,携手共创了平安、秩序家园。
在今后的工作中,岱庄煤矿将坚持把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作为加强社区建设的首要任务,从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入手,围绕关乎职工家属切身利益的保障、救助、教育等现实问题开展工作,倾力打造为民、助民、乐民、安民、便民的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