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同志们:
大家好。
每朵花儿都有自己的颜色,正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而有一个人,她的梦想很简单,就是“让身边的每一个平凡人更加幸福”。
她,叫xx,是xx检察院派驻xx检察室的“带头人”,连续多年的优秀党员和执法标兵。记得刚参加工作时,xx主任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宋啊,咱们检察室是为老百姓说理儿、办事儿的地方”。面对这位老大姐,我满脸崇敬地问她:“杨姐,在基层工作了这么久,给您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听到我的提问,杨主任看了看我,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慢慢从抽屉的笔记本里拿出一张照片。她端详片刻,指着照片中的一位老人,微笑地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位大妈的眼泪”。我本以为她会感慨基层工作的繁忙枯燥,顺便讲点我不曾遇到过的新鲜事儿,但她的答案有点出人意料。看到我的不解和疑问,杨主任平静地为我讲述了照片背后的故事。
原来,照片里的大妈名叫严书宣,是xx区xx镇新愚公村一位老实巴交的农民。三年前,她唯一的女儿离婚后患上了抑郁症,带着小外孙出走外地杳无音信。年近六旬的老伴儿悲伤至极,高血压病变引发了慢性肾炎,导致全身水肿乏力,无法下地干活儿。严大妈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她靠着有限的视力,照顾老伴儿的生活起居,还要四处打零工赚点儿小钱弥补家用。由于劳累过度,严大妈被确诊为重度腰间盘突出,平日需要卧床休息。接二连三的打击折磨着老两口的精神和肉体,巨额的医药费更像是一个无底洞,很快侵吞了他们多年省吃俭用攒下的积蓄。没有经济来源,两个人的生活变得举步维艰,只能靠亲友邻里的接济艰难度日。
2014年夏天,天然气改造工程的管道铺设到新愚公村,征用了严书宣家几亩庄稼地。根据协议,严大妈可拿到四万元的补偿款。这些钱犹如救命稻草,让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看到了一线曙光。然而事实上,严大妈只拿到了其中的三万四千元,开发商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拖延支付剩余款项,这一拖,就是八个月。眼看手里的钱又要花完,严大妈心急如焚,她一次次拖着病体到村里和镇上打听门路、托人要钱,一次次希望而去、失望而归。
严书宣是不幸的,无情的病魔让她和家人饱受了人间的艰辛;
可她又是幸运的,从此,一抹藏蓝走进了她的生活,拉开了一段戮力帮扶的世间情缘。
2015年元旦,杨主任来到严书宣家中,将准备好的大米和面粉送到老人面前动情的说:“大妈,以后别去要钱了,您这样,俺心疼啊!这是检察室同志们的一点儿心意,您就收下吧。从今往后,俺们就是您的孩子,您和大爷要安心养病,就是跑到天边儿,我们也要帮您把钱追回来!”严书宣没有想到,自己都是被黄土埋了半截的人了,还能这样被人关心着、挂念着,几年来的委屈一下变成了浑浊的老泪夺眶而出,久久都说不出话来。
杨主任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随后的几天,检察室一班人马上与开发商的北京总公司取得联系。但开发商因为债台高筑,资金链早已断裂,根本不能拨款。“困难很现实,但不是没希望。大家跟我再去跑一跑,如果要不来钱,就是自掏腰包,也不能让大妈再为难了”。动员会上,杨主任发出倡议,一呼百应。接着,她带领干警们接连叩开了镇政府的大门。“镇长,这是我们来的第三趟了,您是这儿的父母官,是老百姓的主心骨儿,群众眼睛都看着咱呢,我们坐视不管,老百姓还有啥指望?这六千元钱,可是一家人的救命钱啊”。杨主任的一席话,让镇领导深为感动。“检察室能为一个素不相识的百姓尽心尽力,我们为什么不能特事特办”。最终,镇政府为老人垫付了补偿款,还协调村委为老人办理了低保。
4月2日一大早,气温依然寒凉。两位老人蹬着三轮车来到xx检察室,将一面写有“敬业正直 为民解忧”的锦旗送到杨主任手上激动的说:“燕子啊,在俺老两口最难的时候,是你拉了俺们一把,是你让俺相信了法律,看到了希望。在俺心里,你就是‘杨青天’,你就是‘活菩萨’,你是俺的大恩人!她靠在杨主任的肩上大哭起来,滚烫的热泪浸湿了那身藏蓝色制服。那一刻,被相机捕捉定格,成了杨主任手中倍加珍贵的照片。
我相信,这是压在严书宣心底最真实的声音;
我相信,这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最幸福的泪水;
我更相信,在我们每位检察官心里,都有一份严书宣的存在。
精细化的管理定位、满屋子的牌匾奖杯、辖区群众的交口称赞,是xx检察室奋然前行的缩影,更是xx检察院光辉路程的见证。每一位xx检察人用辛勤汗水,浇灌着公平正义的花蕾;
用责任担当,筑起了忠于事业的丰碑。
亲爱的同志们,站在新时代的战场上,我们钟爱着这身藏蓝。我们亲民爱民、执法如山,不是为了悬壶济世、行善积德,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安居乐业、幸福无忧;
我们把荣誉藏在身后,永远使命在肩、责任重大。让我们乘着“三严三实”的春风,用辛勤的汗水,去捍卫人间正道;
用默默的付出,去维护更多平凡的幸福,撑起一片祖国正义的蓝天。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