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体制
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2015年
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计划
按照市委改革办的的工作部署,我们***紧紧围绕第55项工作任务,明确工作思路、细化工作任务、制定工作措施,确保2015年有的放矢地开展重点任务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2015年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安排简要汇报如下。
一、2015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完善扶持优惠政策。目前,市***已经形成了《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从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落实税费减免政策、鼓励和扶持自主创业、鼓励灵活就业、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积极提供公共就业服务、加强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等八个方面,完善了三十一条扶持创业优惠政策,待市政府讨论通过后即可实施。
(二)创建“三个基地”。自落实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工作以来,省人社厅就谋查了深化教育改革,积极调整教育结构,推动创新高校人才培训的思路。作为市人社部门,我们结合实际,草拟了大安市高端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提出了以大学生群体为重点,全面落实人才定点定向培养机制,创建“三个基地”即:大学生见习基地、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大学生实训基地。在建立大学生见习基地上,已将市嫩江湾湿地办和吉林重通成飞新材料股份公司成功申报为白城市级见习基地。2015年,两所见习基地共接收10名高校毕业生进行了见习。在建立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上,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已经成型,在市培训学校建立120平模拟实训场地,配备39台电脑,设置起一套模拟实训软软件,聘请两名教师,组织大学生开展创业培训。截止目前,共组织培训3期,培训大学生3人,并为其办理了创业扶持贷款30万元。在建立大学生实训基地上,2015年省人社厅投资130万元,在月亮泡镇建立起大学生实训基地,目前基础建设已经完成,基地初步成型,2016年将全面开展大学生的实训工作。
(三)建立人才储备长效机制。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需要,坚持政府运作与市场配置相结合,对大学毕业生采取边储备、边使用、边“消化”的滚动发展办法,建立人才储备长效机制。按照省人社厅关于“三支一扶”工作的相关文件要求,截止目前,共有十名三支一扶大学生在基层单位服务,充分发挥了人才智库的作用,引导大学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同时,今年3月份,***通过各种形式,征集到域内企业40家,共征集到2000余个就业岗位,其中适合大学生选择的岗位200余个。3月24日,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与就业服务局联合开展了春季招聘会活动,当日高校毕业生参加200余人,40余名高校毕业生达成就业意向,有效实现了高校毕业充分就业和人尽其才的目的。
二、2016年工作安排
一是进一步完善扶持创业优惠政策。下一步工作中,省人社厅将要出台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作为人社部门我们将结合实际,围绕上级各项文件精神,继续完善扶持创业优惠政策,确保各级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力争实现大学生群体受益。
二是进一步加强“三个基地”建设。下一步工作中,加强“三个基地”建设,我们将积极向省人社厅争取专项资金,加大对三个基地的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力争在2016上半年“三个基地”建设全面完成, 确保深化人才制度改革,建立高端人才定点、定向培养机制,完善扶持创业优惠政策这项工作有效实施。
三是进一步完善人才智库工作。在有效发挥大学毕业生采取边储备、边使用、边“消化”的滚动发展办法的基础上,建立人才储备坚持根据不同类型人才的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出发,面向基层、面向企事业单位,采取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方式广泛吸纳、储备各类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储备在人才开发工程中的“蓄水池”和“中转站”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