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高一语文第一册 《落日》教学设计

  语文版高一语文第一册 《落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了解新闻侧记的相关知识。

  二、理解文章内容,锻炼捕捉文章要点的能力,并体会作者选材组材的方法。

  三、体会细节描写的精妙,感受平实的语言中透出的民族自豪感。

  四、尝试写新闻。

  [教学重点]

  一、理解文章内容,锻炼捕捉文章要点的能力,并体会作者选材组材的方法。

  二、体会细节描写的精妙,感受平实的语言中透出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

  一、理解文章内容,锻炼捕捉文章要点的能力,并体会作者选材组材的方法。

  二、体会细节描写的精妙,感受平实的语言中透出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

  一、预习课文,尝试完成课后习题。

  二、资料,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以及文章的背景。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日本投降56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一位80岁老翁写了这样一封信给北京青年报——

  北京青年报总编辑:

  一名80岁的老翁向您提一个要求:贵报最好在8月15日这一天,重登56年前《大公报》上的一篇通讯《落日》——记日本签字投降的一幕。这是当年朱启平写的,已成为新闻界的传世之作。

  现在,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拼命要祭鬼祭神,右翼分子篡改日本侵略史——在此时刻,请你们把当年日本投降签字的通讯,重新刊登,以唤起人民群众,用历史事实驳斥侵略者的谎言。

  我感谢你们。

  李庆云敬上

  当我看完这封信后,深受感动。这简单的言语凝聚了一个八旬老人深深的爱国之情,也寄托了一个普通老人对每个中华儿女的希望——铭记历史,爱我中华,我们——尤其是你们这些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更应该读一读这篇56年前发表在《大公报》上的震撼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落日》。

  二、作者介绍

  朱启平,出身江南世家大族,燕京大学高才生。据唐振常先生在《川上集》(三联书店1996年版)中介绍,“一二•九运动”中,燕大“洋气冲天,红光满园”,其中就有朱启平叱咤风云的身影。太平洋战争中,他成为活跃一时的随军记者;1945年8月19日在“密苏里”号上举行的日本向联合国投降的签字仪式中,朱启平是其中的三名中国记者之一,发回的长篇通讯《落日》传诵一时,被公认为“状元之作”,后来还被列入大学新闻教材。其后他又任驻美特派员兼联合国记者,赴朝鲜战地采访,通讯享誉海内外。老新闻人严秀(曾彦修)先生1997年读到迟来结集出版的《朱启平新闻通讯选》,就发自内心地赞许说:朱启平的新闻通讯之所以值得长久保存,关键在于两个字:眼光。1957年曾被错划为右派。后经廖承志先生提名,朱启平调到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教外语。

  三、文体介绍

  新闻侧记,又叫特写,凡是截取事件、人物或场景中最富有特征的横断面,用横的写法加以扩大描述和精雕细刻,并通过一个或若干个生动、感人的镜头,将所选取的横断面细致而形象地表现出来,让读者能充分地看到每一个细节,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用栩栩如生的形象来说服人、教育人、感染人,这样的通讯品种,从体裁上说就是特写。特写亦是一种写作的结构形式,一种写作的笔法,它可用来表达不同的内容,如借助这种结构形式来写人物的,称为人物特写。

  为了加深对新闻特写的理解和记忆,我们可以用新闻特写与新闻速写来比较。新闻速写简称速写,又叫巡礼、鸟瞰,它与特写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竖着写或纵着写,而特写则是横着写。这就好比我们水利工作者进行河道测量时,在对河道顺水流方向测量、绘制河床纵断面图的同时,还要垂直于水流方向测量、绘制河床横断面图,前者好比是速写,而后者好比是特写。 怎样写好新闻特写?要写好新闻特写,需注意如下两点:(1)要报道出现场所见所闻的新人新事。这个“现场”不是一般临场所见景象,而是记者采访中“捕捉”到的,往往是稍纵即逝的有特点和特殊意义的精彩“镜头”。新闻特写要求作者进入现场采访,没有现场所见所闻,就写不出精彩的新闻特写。当然新闻特写也可用适量背景材料。(2)选择材料集中,突出高潮部分。新闻特写的材料,不论报道一人或一事,都不是从头到尾细细写来,而是抓住重点,突出重点,突出其最精彩最有特征的部位。没有重点,也就没有特写。新闻特写的重点材料,往往是事情发展的关键所在,或情节展开的高潮部分。新闻特写的材料要求高度集中,一般不写新人新事的发展、变化和成长过程,而是写一个精彩的片段、精彩的场面或精彩的表演、动作等。

  四、解题

  本文为何用《落日》为题?有何深意?

  这里有象征意义,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今天终于在世界人民面前低头签字投降,如同日落西山一样;日本侵略者当年侵略他国,其以“旭日东升”自喻的国旗,令人望而生恶,今天,它的“坠落”不仅大快人心,且透出作者的嘲讽之意。

  五、内容分析

  1本文结构如何划分?

  依据签字的经过,可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代表到来”,写“签字”的环境、场面布设,以及人物的面貌和言行举止。

  第二部分:“仪式开始”,签字的经过。

  第三部分:“投降书脏了”,签字后的余波。

  2哪部分是重点?前后有何关联?

  重点是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为其作了铺垫,呈渐进式,第三部分是其延续,又给人一波即平一波又起的感受,令人回味无穷。

  3本文使用小标题有何作用?

  作者像是在用一个个生动、感人的镜头来展现签字的过程,使整篇文章条理清晰,每个片段既有机相连,又自成体系。

  4美国国旗的来历和“白马故事”多余吗?

  选材应围绕中心。美国国旗的来历和“白马故事”看似貌不相干,实则写出了日本投降后,胜利者发自内心的喜悦与自豪,英武和威严,这些和“落日”相互对应,密不可分。

  5文中除了顺叙外,还用了什么顺序?有什么作用?

  插叙。如“重光一腿之失”、“九一八”等。充实内容,联系历史,感动人心。

  六、艺术手法分析

  (一)细节描写: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环境和人物),体会其妙处。(讨论)

  1环境

  (1)开头第3段:“灰色的舰身油漆一新,十六英寸口径的大炮,斜指天空。这天天阴,灰云四罩,海风轻拂。海面上舰船如林,飘扬着美国国旗。舱面上人影密集,都在向密苏里号舰注视着。小艇往来疾驶如奔马,艇后白浪如练,摩托声如猛兽怒吼,几乎都是载着各国官兵来密苏里号舰参加典礼的。陆地看不清楚,躺在远远的早雾中。”

  舰着新衣,国旗飘扬,摩托欢歌,营造出欢乐喜庆的氛围,烘托出胜利者心中的喜悦。

  (2)关于乐队:

  “白马故事”:“乐队不断奏乐,将领们不断到来”。

  “代表到来”:“八点半,乐声大起,一位军官宣布,联合国签字代表团到”,“八时五十分,乐声又响彻上空,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将军到”,“不久,一位美国军官领先,日本人随后,……乐队寂然”。

  欢快的乐声只为胜利者而奏起,属于侵略者的只有沉默,而这沉默也是对侵略者的无声抗议和冷漠。 (3)关于“九点十八分”:“看表是九点十八分。我猛然一震,‘九一八’!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寇制造沈阳事件,随即侵占东北;一九三三年又强迫我们和伪满通车,从关外开往北平的列车,到站时间也正好是九点十八分。”

  这里或许是巧合,或许是有意安排,但作者巧妙抓住了这一点来借题发挥,追述历史,确实打动人心。

  (4)代表到来:“全舰静悄悄一无声息,只有高悬的旗帜传来被海风吹拂的微微的猎猎声”。

  以静衬动,烘托出庄严、肃穆的氛围。

  (5)“日本代表团顺着来路下舰,上小艇离去。在他们还没有离舰时,十一架超级堡垒排列成整齐的队形,飞到密苏里号上空,随着又是几批超级堡垒飞过。隆隆机声中,我正在数架数时,只见后面黑影簇簇,蔽空而来,那都是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飞机,一批接一批,密密麻麻,不知有多少架,顷刻间都到了上空,然后向东京方向飞去。”

  鲜明的对比,一边是窘态毕露灰溜溜逃跑的敌人,一边是胜利者的雄姿。

  2人物

  (1)神态:

  人物的“笑”在文中多次闪现:

  “满脸笑容的水兵,往来互相招呼的军官”,“这时他正笑吟吟地站在出入口,和登舰的高级将领们一个个握手寒暄”,“都是美国高级将领,他们满脸欢笑,说说笑笑”,“一时间,中国话、英国话、发音语调略有不同的美国英语以及法国话、荷兰话、俄国话,起伏交流,笑声不绝”,“军舰上传来一声轻快的笑声,原来是几个毛头小伙子水兵,其中一个正伸臂点着下面的梅津,在又说又笑”。

  笑是内心的喜悦,是胜利者的自豪,是对侵略者的蔑视与嘲笑。

  (2)外貌:

  “第一个是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他穿着一身洁净的哔叽军服,左胸上两行勋绶”,“只见中国代表身穿深灰黄军服;英国代表穿全身白色的短袖、短裤制服,并穿着长袜;苏联代表中的陆军身穿淡绿棕色制服,裤管上还镶有长长的红条,海军则穿海蓝色制服;法国代表本来穿着雨衣,携一根手杖,这时也卸衣去杖,露出一身淡黄咔叽制服;澳大利亚代表的军帽上还围有红边……”

  “日本代表团外相重光葵在前,臂上挂着手杖,一条真腿一条假腿,走起路来一跷一拐,登梯时有人扶他”。

  胜利者盛装而来,可见对这一时刻的重视;侵略者肢体残缺,害人之人也在害着自己。

  (3)动作

  “麦克阿瑟读到最后,昂首向日本代表团说”,“重光葵挣扎上前行近签字桌,除帽放在桌上,斜身入椅,倚杖椅边”,“他签字时没有入坐,右手除手套,立着欠身执笔签字”。

  昔日趾高气昂的侵略者,现在在胜利者面前毫无地位,真是莫大的讽刺。

  (二)无论是消息、通讯、特写,还是报告文学,一般都不出现记者的身份“我”,而本文不仅出现了“我”,而且不断写出“我”的感受,甚至评述。这样写会不会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

  现场感和真实感是新闻侧记尤为注重的。“我”出现在文中,成为整个事件的亲历人、见证人。这样,将“我”于当时当地所见、所闻、所感与报道融为一体,不仅不会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反而更增强了真实性。

  七、作业

  就开篇所提及的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一事,结合日本在二战中发动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亚洲人民带来伤害的有关资料,写一篇小评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6370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补助的300字感谢信

      感谢信是单位或个人在得到其他单位或个人的关心、支持、帮助等之后,为向对方表达诚挚谢意所使用的书信体专用文书。那么你知道补助的300字感谢信怎么写吗?下面范文汇小编整理了补助的3…

    实用范文 2022年11月11日
    51
  • 企业军训的心得体会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军训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

    实用范文 2022年8月22日
    44
  • 关于阅读教学总结3篇

    关于阅读教学总结3篇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

    实用范文 2022年7月30日
    76
  • 袁隆平先进事迹简介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袁隆平先进事迹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袁隆平先进事迹简介篇1 就像是做了一…

    实用范文 2022年8月28日
    88
  • 小班老师教育随笔《发现孩子们真的长大了》

      为了让孩子把礼仪运用到生活中,我不仅教给孩子们使用十字文明用语,还准备了《三字经》音乐,希望通过每天的学习,宝宝们可以背会《三字经》并且在背会的基础上,再为他们讲解每句所讲的含…

    实用范文 2022年9月2日
    68
  • 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来,全国各省纷纷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原本热闹的街道瞬间变得冷清,生产停顿,商铺关门,可谓十万火急。今天我怀着沉重与激动的心情写下这…

    实用范文 2022年8月11日
    18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