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原上的小花快乐绽放

让高原上的小花快乐绽放——在优秀“三支一扶”大学生先进事迹宣讲会上的发言

让高原上的小花快乐绽放

——在优秀“三支一扶”大学生先进事迹宣讲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叫邓丽,2009年参加“三支一扶”计划,在湖北省鹤峰县高原小学从事支教服务,现任学校副校长。今天,我向大家汇报的题目是“让高原上的小花快乐绽放”。

2009年9月,我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主动选择回家乡——湖北省鹤峰县的高原小学任教。当地海拔1800多米,每年有近6个月的时间是冬季,号称“鹤峰屋脊”,高原小学也被称为“屋脊小学”。在我报到的时候,展现在眼前的是破旧的校舍、冷清的校园、泥泞的操场,更没有想到的是,这里只有7名男老师,平均年龄52岁,还有73名学生,学生来自附近3个村庄,最远的离学校有30多里,所以一般都寄宿在学校。尽管报到前我已经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是这里的一切还是让我有些犹豫、动摇,甚至后悔当如不该主动申请到这里。

有人会问我为什么选择留下来?那是因为我看到了年近花甲的老教师为我打扫寝室、安装电灯,看到一群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咧着小嘴、流着鼻涕冲着我笑。那时,所有的烦恼都飞走了,只会萌生出留下来的的念头。因此,我成为了学校唯一的女教师,是10多年来唯一的一名30岁以下的老师,也是仅有的一名共产党员。支教几年来,看着孩子们快乐成长,我无悔当初的选择。

选择这里,就是让73个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支教三年来,我从几位老教师身上,学到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他们多年来形成的教学经验,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新知识、新理念和新方法,更多的是给孩子们带来了大山外的知识。学校安排我带一个年级的语文、四个年级的英语和全校的音乐课,还兼任少先队辅导员。上课时,我用普通话授课、使用新的课件,也要求孩子们用普通话回答问题;下课后,和他们用普通话交流、表演节目。现在,老师和孩子们都养成了说普通话的习惯,年老的教师也学着使用新课件了,孩子们都在幸福地成长。

在我的学生中,有两个特殊的孩子,龙龙俩兄弟患有先天性聋哑。父母在外打工,从小就把他们放在学校里,不奢望能学到什么,只求他们能平平安安的,有人照料。每当学生们一起学唱歌时,他们就泪流满面。看到他们难过的样子,我对自己说,决不能丢下任何一个孩子。我没有学过特殊教育,不懂手语,与龙龙兄弟的交流和沟通存在很大的障碍,无奈之下,只好尝试着跟他们比划。每次上音乐课,我都边唱边跳,让其他孩子跟着唱,让龙龙兄弟跟着跳。因为,我知道他们听不见,但是一定看得见!他们唱不出,但是一定有最美的旋律回荡在心田!在上语文和英语课时,我的板书比较特别,有拼音、有汉字、有英文、有画得歪歪斜斜的图画,还配有夸张的口型。由于兄弟俩双耳失聪,不能发音,龙龙兄弟俩学得特别艰辛。我让他们按住我的嗓子感受振动,看着我的嘴唇感受发音。我一遍又一遍地鼓励他们,伸出两个大拇指夸奖他们—-你们真棒!当看到兄弟俩的英语从20多

分考到60多分、70多分的时候,我一次又一次看到了希望!最近一次,我拿到龙龙87分的考卷,那一刻,我的手在颤抖,我对自己说,太好了!老天!你关闭了聋哑孩子的一扇窗,却永远也无法阻挡——知识的阳光照进他们的心房!

我还告诉龙龙兄弟,在你们无声的世界里,还有很多无声的语言,它们是一个个手势,传递着真情,充满着力量。我设计了一个手势,那就是“我和你在一起”。在龙龙兄弟抱成一团哭着想妈妈的时候,在他们遇到困难觉得孤立独无助的时候,我都及时地伸出手,告诉他们——“我和你们在一起”!去年冬天,我重感冒,在宿舍里一躺就是好几天,一直坚强的我也忍不住流泪想妈妈。这时龙龙兄弟俩从窗户外探着头,看着我,伸出双手,也做出那个坚强的手势——“我们和你在一起”。

教学之外,我还坚持家访,走访了全部学生家庭。学生小莲的父亲今年64岁,由于山大人稀,条件艰苦,前面所生的7个孩子相继夭折,小莲是他们第8个孩子,也是他们全家唯一的希望。小莲爸爸说,穷不怕,苦也不怕,就怕小莲没出息!就希望遇到好老师!万万没想到,老师还登门家访,老人家咧开嘴,呜呜地哭了起来,“邓老师,您就是小莲的亲人啊,您能来我们家,比亲人还亲!比亲人还亲啊!”懂事的小莲,惦着脚一个劲地给爸爸擦眼泪。看到这一幕,我的内心充满了感动,也充满了力量,这里真的需要我。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64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