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林驿语(一)——质疑与反驳

这是一篇读后感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读书是一种享受,享受安静,享受思绪的飘飞,享受在质疑的过程中对思维的训练。昨天读到一本萨托利的《民主新论》,其中不少有力的观点,极具批判性,不乏建设性。从质疑对民主词源学考察的现实意义,到对民主的主流理论的考察,无处不体现着作者的融会贯通的能力。做研究所需要的正是这样一种吸纳、整合、反叛质疑的能力。

本科阶段的毕业论文中的文献综述,训练的正是一种吸纳不同理论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的核心,是教会我们如何质疑。

在后现代语境下,没有什么是不能被重新加以审视的。

读书重在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于有疑处不疑——这大概是读书的辩证法与方法论吧。

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每一本书的撰写,都有一个逻辑、理论的基点,而这些基点难免受制于作书者的时代、个人等因素。驳倒书籍中的观点,可以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将其理论基点证伪即可。

而驳倒终究不是目的。解构的同时,还需建构。如何修正前人的理论,乃至提出自己的看法与体系,是一项艰巨的工程。

学界中的不少论争,实际上是不能在逻辑上成立的。因为不同的流派采取的理论基点实则不同。试想,出发点不同,如何提出真正有理有据的反驳呢。

学术型阅读,从某种程度上,是在共同的基点上,寻求新的发现。所谓求同存异,在学界是更加重要的。

在反驳前人观点之前,需要做到的是:真正了解前人。就如弗洛伊德面对他的反对者时所说一样,“甚至至少要读一读我的书(再发表反对意见)”。这是“驳论”的最基本要求。

“驳论”的第二个要求,就是要有整合不同观点的能力。在某个观点提出之际,前人必有论争。要清楚地知道这些论争的“争点”何在,抽丝剥茧地还原学者之间的对话,对于往后的工作大有裨益。

无论是支持一个观点,还是反对一个观点,都需有理有据,都需深入思考。

这才是学人的正确态度。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6675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书《我要做个好孩子》读后感800字

    读书《我要做个好孩子》读后感800字: 在暑假期间,我阅读了《我要做个好孩子》。这是两栖作家黄蓓佳写的一本儿童文学作品。书中的主人公名叫金铃,是一个成绩中等、胖乎乎、活泼、可爱、又…

    读后感 2023年2月10日
    29
  • 读《罪与罚》读后感1000字

    苦难与不公——读《罪与罚》读后感1000字: 我们知道小说中有两次拉斯科尼科夫去找索尼娅,也是整部小说的转折点。我们不禁会问,拉斯科尼科夫为什么要去找索尼娅呢?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都…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35
  • 《长征》观后感600字

    长征,当我读到这个电影名字的时候,我就感到了一种伟大感,感到一种自豪感!有时又会想到毛泽东的一首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

    读后感 2022年8月6日
    66
  •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500字五年级

    【第1篇】 里,我无意中看到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读了这篇文章,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想了很多很多。 《狼牙山五壮士》主要讲了在1941年,七连六班的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

    读后感 2022年6月20日
    113
  • 海边的屋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8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燃烧在心尖的火 《海边的屋》是当代作家曹文轩《灰娃高地》中一篇令我感触颇深的文章。文章虽然没有起伏的情节,也没有催…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65
  • 《鲁迅大全集(超值金版)》读后感_1100字

    《鲁迅大全集(超值金版)》读后感1100字 先生一生所主张的便是凡事好的进步都拿来,阻碍正在进步或者将要进步的绊脚石必须彻底毁灭。他深爱着他那“广漠美丽最可爱之中国”,却又憎恶中国…

    读后感 2022年9月14日
    7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