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10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也许现在我对爱情的理解还是有很多的偏差,但也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观点,两个人两情相悦的走到一起,不该说有谁付出的多,既然相爱便不会计较,心里都时刻有着对方。

《氓》这是一首弃妇诗,从一开始的热恋时期写起,经历了婚姻,然后女子被抛弃。“乘彼垝垣,以望复关”写出了女子期待见到夫君的迫切心情,“不见复关,泣涕涟涟”见不到便哭泣不止,“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见到了便有说有笑的非常开心。可是再看后文的话,尤其是最后被弃的时候,着实让人心疼,又极其气愤。选择这一篇写读后感考虑了很久,唯恐自己因气愤而口不择言。

全文中,尤其是“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一句让很多经历过的女孩子感同身受吧,这句话我无法说真正体会,毕竟男子也是会有很多钟情的,但也认为现在的女生有的也很随便了,看颜值,看是否有钱能够养她给她买各种好东西的女生也有很多,着实让人对现在的事实感到失望。但作为女生的我最痛恨的还是渣男,渣女至少对于我这个女生来说没有多大的害处,她们要祸害也是去祸害男生。尤其这一篇《氓》体现了好多现在的男子也会存在的问题。我好想问问他们有什么资格伤害一个真心对他好的女人。很多时候也许我只看到了一方面的不公平吧!“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年轻时候的女子总是幸福的,容颜貌美如桑叶繁盛,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当女子的容颜不再貌美便被男子抛弃,试问,一个女子的父母幸苦将她养大,凭什么跟了你,凭什么跟了你受苦受累不说,还要遭你嫌弃。高中的时候班主任就告诉我们,男人应该感激女人,应该一辈子善待宠爱女人,因为女人离开了生她养她的家而跟了男人,无论贫穷还是富贵,她跟了男人,为男人生儿育女照顾家人便已是最伟大的事,男人有什么理由不对女人好!?

这首诗中写到了男人的背叛与女人的决绝,我极其赞同并欣赏那个时代的女人可以有这种做法,在我的观念里一段感情是不允许有任何背叛的,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不允许有任何一丝背叛,我不知道其他人如何想,但我是这样想的。两个人如果都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更是不允许出现任何偏离轨道的事。如果我的男人背叛了我,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还可以镇定下来,但永远不会再原谅,绝不会委屈自己,即使他只是跟一个女人发一些亲密的话语都是无可原谅的。爱情总是自私的,不允许有任何其他人的介入。正常的工作话题可以,有任何一丝亲密的话都是我不可以忍受的,看了这篇诗,我更坚定我所想的爱情是不可以有任何瑕疵的,若有也绝对会毫不犹豫的离开,绝不回头。女人这一生不应该委屈了自己。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曾经的诺言与想法真的经不起考验吗?如果真的是,接受不了任何瑕疵的我宁愿一辈子一个人,还可以照顾自己的父母到终老,只管自己和父母的油盐酱醋茶。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6988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城南旧事读书心得450字

    心灵童年 ――读《城南旧事》有感 打开书本,眼前浮现一副老北京的图画,淡淡的夹竹桃香味流淌于指尖。 这本《城南旧事》的作者是林海音,她在提到写《城南旧事》的动机时说:“我是多么想念…

    读后感 2022年5月26日
    135
  • 《一百条裙子》读后感300字三年级

    【第1篇】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叫《一百条裙子》,对我深有感触。 故事讲:有一个小女孩叫旺达.佩特罗斯基,她是一个有着奇怪名字的女孩。她很可怜,没有,整天穿着一条旧裙子。也正是这样班上…

    读后感 2022年6月22日
    108
  • 精益求精的工匠——《匠人精神》读后感600字

    工匠精神的传承——《匠人精神》读后感600字: 我们缺少的就是工匠精神,缺少了一份用执着的态度和钻研的精神来专注于技术的房展和产品的研发,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匠人精神,是一份专注…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28
  • 人生海海读后感1000字

    海海人生,山山为川 ――读《人生海海》有感 梦短梦长俱是梦,年来年去是何年。读罢《人生海海》,于我眼中,人生若海里浪花,随浪潮起起落落,伴日月浮浮沉沉。《人生海海》的精彩在于它不是…

    读后感 2022年6月16日
    99
  • 《小银和我》读后感600字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作《小银和我》,这是一本感动人心的长篇散文诗集,曾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书中主要讲述了小银和诗人在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直到小银死去。作家三毛曾说过:“这是一…

    读后感 2022年5月31日
    304
  • 读《相约星期二》有感1000字

    莫里,作者的导师,一位不幸患上渐冻症的老教授,为了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中完成对‘生活的意义’的课程讲授,每周二都会在病房开一堂人生课。而唯一的学生,便成为了这个故事的记述者。 这本书…

    读后感 2022年7月15日
    11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