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晁错

这是一篇读后感论晁错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半生的岁月豪情,半生的执着劳顿。一声令下,不容他辩驳。

一刀两断。

景帝平定内乱后,国家依旧静无波澜。但千百年来,那个峭直刻深的赤胆忠魂,那段轰轰烈烈的半生岁月,怎么可能就此无痕。

他怎知朝堂之上忠奸之谏都要顺应众心?大忠之人终究是寥寥无几,谁无心扶立自己的威望而任由他人的意志磨灭?即便是忠臣,嫉恨的目光也足以令人惊骇。他抓住自己的学生肆意上谏,孰知门外众人早已议论哗然。

于是他用自己的后路,坚持着他的政见。哪怕一不小心冰冷的刀锋便会架到脖颈,也不能让他消停。自古严苛之人少友薄命,虽让人心寒,但顺应众人之心而不逆水推舟仍是封建制度中人人恪守的准则。可他不知道。又或许他知道,只是性格使然,他不愿白费口舌来央求他人为中央让利。

为国谋利者众。只是牺牲掉自己的声誉来捍卫国家,忍受非议而不移初心的,必是要兼备坚定的决心和非凡的谋划见解,才能为人赞颂。

可是晁错,又非如此。

他是忠臣,但又太不懂策略,不知迂回。一介臣子,忠于朝廷是好的,但若是太急于求成,鲁莽死板,甚至冒犯了皇上的利益,那就成了愚钝的忠诚。此时此刻,且不谈国家,即便是他自己,他也无法保全。

于是,晁错的高见远谋,晁错的忠心赤胆,晁错的为师之恩,晁错的“忠孝两难全”,在他的急于攻成,小肚鸡肠和奸佞之人的陷害之后,全部化为乌有。

一时间,风云突变。

当原本应该进宫的车子停在了东市的街头,在史书轻描淡写的腰斩背后,该是晁错怎样的震惊,怎样的冤屈,怎样的愤恨,甚至,怎样的无助。

景帝最终还是削了藩。他完成了晁错的追求,却提前一步剥夺了晁错亲眼目睹成功之日的权利。

“吾亦恨之。”

只是晁错之死,原本就不可避免。他固执的过了头,连刚愎自用都那么笨拙,有大忠大义而无大智,迟早,会成为那个朝代的牺牲品。

后世的人是宽容的。

晁错,也就成了世代嗟叹的传奇。

悲壮,凄凉。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7601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丑小鸭读后感550字

    【第1篇】 蜕变 ――《丑小鸭》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丑小鸭》的故事,深有感触,因为去年的我也是一只丑小鸭。 丑小鸭是一只非常坚强的小,从它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因为长得丑遭受嫌弃和鄙视…

    读后感 2022年7月7日
    105
  • 《雨季不再来》读后感2000字

    《雨季不再来》读后感2000字: 昨天中午两节体育课暂停没上,难得有机会闲下来,就把借来好久却没时间看的《雨季不再来》找出来,跑到图书馆找了个角落读起来。我先只看了下简介,担心会是…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25
  • 读《半截蜡烛》有感600字

    前些天,我读了《半截蜡烛》这篇文章。 《半截蜡烛》讲述了法国一位妇女伯诺德夫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他们与突然闯进的…

    读后感 2022年6月13日
    264
  • 老人与海读书笔记800字高中

    读《老人与海》有感 在这个我阅读了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虽然这本书我曾看过多次,但正如孔子所说“温故而知新”,每读完一遍我都有不同的感触。 我自从看了这本书以后,我…

    读后感 2022年6月16日
    129
  • 高尔基童年读后感500字

    【第1篇】 我读了高尔基的《童年》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小说中的主人公阿廖沙的生活环境是让人心酸的,他三岁上生病去世了,便跟着来到外婆家。是一个性情粗暴、自私的小染坊主。两个舅舅…

    读后感 2022年7月24日
    91
  • 百万英镑读后感300字

    【第1篇】     这个,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令我感触颇深,这是马克・吐温的作品,他原名是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在1863年,他使用了那个举世无双的名字&#…

    读后感 2022年7月30日
    9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