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真秦始皇》有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10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寒假期间,我阅读了青年草根学者程步先生的一部力作——《真秦始皇》。通过学习历史,我们都对秦始皇有所了解,知道他始终扣着一顶“暴君”的帽子。可当我读完这部小说时,对秦始皇的印象却有所改观……

这本书以正反论证的方式分析了历史,并对秦始皇做出一个公允的评价。确实,他用“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方式统一了中国;他“焚书坑儒”毁坏了众多的文化典籍;他征发七十万罪犯来为自己修建宫殿、陵墓……但是,他在位三十七年却没有妄杀一位大臣;他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保护人权的法案;他灭六国却未诛灭其王公大臣,而自己却被六国贵族夷灭三族……这众多的历史事件夹杂在一起,让我有些凌乱,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位君主?

秦国在攻打楚国前,老将王翦提出要用六十万军队才能灭楚,而大将李信却说只要二十万人。秦始皇听信了李信的话,而王翦因为计谋不被采用,负气卸甲归田了。不久,李信大败而回,在秦始皇面前有三条路:第一,斩李信。以秦始皇暴君的名声斩了他毫不奇怪;第二,不杀李信,再发兵让他戴罪立功;第三,向王翦认错,请他出征。历史上大多数君主都会选择第一条路,例如:诸葛亮斩马谡,汉武帝斩王恢……明明是自己的错却要斩杀将领。而秦始皇是怎么做的呢?他得知李信兵败,大怒。不过他没想怎么处置李信,而是驾车前往一百多里外的王翦的老家频阳,当面向王翦认错。

秦始皇用几乎恳求的语气对王翦说:“楚军正在向西推进,我知道将军您有病在身,可是您怎肯心抛下我不管?”秦始皇真的害怕楚军吗?非也!以秦国之力,现在的楚国不可能撼动秦国江山。而王翦依旧不依不饶:“老臣年迈体衰,大王您还是另择良将吧。”秦始皇再次认错:“老将军别说这样的话了……”王翦说:“大王如果你非逼不得已让我去打楚国那就非六十万不可。”这话有点欺人太甚了吧,敢和一个暴君这样说话,他活够了?秦始皇怎样回答呢?“都听你的!”一个君王对自己的臣子这样,其胸襟可见一斑了吧!

秦始皇还是你印象中的暴君吗?王翦作为一个六十多岁的老谋深算的将军,如果不是深知秦始皇为人,怎么敢这样说话呢?能做到像秦始皇这样主动向自己的臣子认错,在历史上的君主之中又有几人?再看看历史上众多被公认为“贤明”的君主,他们就没有暴行了吗?“一将功成万骨枯”,历史上哪一位开国君主不是踏着鲜血登上王位的,难道他们就应该被称之为“贤明”吗?不尽然吧。秦始皇统一了六国,结束了那个战乱、动荡的年代;他书同文、车同轨,使整个国家融为一体;他焚书,但它却保留了所有书籍的副本,最终却被项羽付之一炬。他真的是暴君吗?

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他的成就是巨大的,他的气度是非凡的,他的魅力是永恒的,他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7699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水浒传》读书报告500字

    【第1篇】 在历代封建专制统治者眼中,造反都是大逆不道的,但是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却反其道而行之。 这部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失败的全过程。那些好…

    读后感 2022年7月18日
    206
  • 《天幕红尘》读后感800字

    《天幕红尘》读后感800字! 小说《天幕红尘》,作者豆豆,出版于2013年5月,讲述了主人公叶子农在柏林债务会议中,选择担责帮助罗家明的妻子林雪红还债,此决定引发一连串连锁反应以至…

    读后感 2023年2月5日
    40
  • 观《妖猫传》有感800字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这是李白对杨玉环的描写,而正是因为这倾国倾城的容貌,使不同身份的人,对杨玉环有不同的爱与情。在《妖猫传》中,唐玄宗,阿部仲麻吕,仙鹤少年都有自己…

    读后感 2022年7月22日
    161
  • 《烦恼人生》读后感1000字

    池莉的《烦恼人生》作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之一,无疑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这一命题。作品通过把主人公印加厚一天的生活再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80年代小市民的生活的艰难…

    读后感 2022年7月28日
    69
  • 读《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有感500字

    给我介绍了一本书,它的名字叫【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作者是奥格.曼狄诺,他著有14本书,销量超过3000万册,被译成18种语言。 我认真的看,发现了书中有许多令人震撼的句子。“我…

    读后感 2022年7月12日
    285
  • 《让生命充满爱》读后感400字

    今天,我看了《世界充满爱》这个讲座,懂得了爱常常在身边,仔细一点,就会摸到爱。 讲座中有一个故事,讲了一名叫做李静的。她20多岁时从大学出来教书,在火车上,见到了孩子那渴望学习的眼…

    读后感 2022年6月14日
    21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