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了 吃葡萄不吐葡萄籽

  炎炎夏日已到,葡萄也开始下架上市,可以说又到了吃葡萄的应季时节。葡萄味美甘甜多汁且营养丰富,还具有很多的功效,所以在这个季节里不妨常吃些 葡萄。提到吃葡萄,相信大多数的人都会有吐籽的习惯,但是你知道吗?葡萄的全身皆是宝,就连葡萄籽也具有着较高的养生治病的功效。下面就随小编一些涨下知 识吧。

  炎炎夏日已到,葡萄也开始下架上市,可以说又到了吃葡萄的应季时节。葡萄味美甘甜多汁且营养丰富,还具有很多的功效,所以在这个季节里不妨常吃些 葡萄。提到吃葡萄,相信大多数的人都会有吐籽的习惯,但是你知道吗?葡萄的全身皆是宝,就连葡萄籽也具有着较高的养生治病的功效。下面就随小编一些涨下知 识吧。

  一、不同颜色的葡萄功效也不同

  小小的一粒葡萄却全身皆是宝,具有着较高的养生功效,据《神农本草经》载文说:葡萄主“筋骨湿痹,益气,倍力强志,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久食,轻身不老延年。”中医认为,葡萄味甘微酸、性平,具有补肝肾、益气血、开胃力、生津液和利小便的功效。

  去市场上买葡萄的时候我们总能发现有许多颜色不同的葡萄,像白色、绿色、紫色、红色、黑色等,那这些不同颜色的葡萄究竟又有何不同呢?

  1、白葡萄:具有补肺气、润肺功效,很适合咳嗽、患呼吸系统疾病的人食用。

  2、绿葡萄:偏重于清热解毒。

  3、紫葡萄:富含花青素,可以美容抗衰老。

  4、红葡萄:含逆转酶,可软化血管、活血化瘀,防止血栓形成,心血管病人不妨多吃。逆转酶在红葡萄皮里含量最丰富,最好连皮一起吃。

  5、黑葡萄:则滋阴养肾,使头发更黑亮。

  二、葡萄究竟应该怎么吃呢?

  在此给大家的建议是“吃干嚼尽!”。也就是说除了“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之外,从营养的角度出发,还应该做到“吃葡萄不吐葡萄籽”。葡萄皮和葡萄籽聚集了葡萄中大部分营养,吃葡萄时最好整颗吃。如果觉得口感不太好,可把葡萄连皮带籽榨成葡萄汁饮用。

  但要提醒的是,葡萄性偏凉,胃寒的人一次不要吃太多。葡萄虽属药果兼优的养生佳品,但其性寒凉,因此当脾胃不和、虚寒泄泻时应忌食。

  三、吃葡萄为啥不吐葡萄籽?

  虽然在古代中医中没有将葡萄籽入药的记录,但是从现代医学上来讲,葡萄籽却拥有较多的好处和功效。

  1、葡萄籽能调节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皮肤干燥,降低黑色素,美白肌肤,祛;

  2、葡萄籽能抗氧化、淡化色斑;

  3、葡萄籽能刺激细胞分裂与组织再生,活化表层细胞,减少皱纹,延缓衰老;

  4、葡萄籽能抗前列腺癌、抗肝脏肿瘤的作用,还可以对抗神经系统的损伤;

  5、葡萄籽能抑制与清除体内自由基,发挥抗癌抗过敏的作用。

  四、葡萄籽又该怎么吃?

  看着葡萄籽有那么多的好处,是不是后悔这么多年以来一直在吃葡萄吐籽呀。既然葡萄籽这么好,总不能直接生吞吧,如果你不怕影响口感的话可以“吃干嚼尽”整粒的葡萄。如果对口感有要求,可以选择以下的这些吃法。

  1、榨汁: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把整个葡萄榨汁喝了。

  2、碾碎:也可以选择将葡萄籽洗干净晒干。然后用小锤子杂碎,挑去葡萄籽壳。

  3、磨粉:也有人选择将葡萄籽磨成粉末再用水冲服。这样的食用方法利于吸收。

  4、榨油:如果你是个土豪,手握一大桶葡萄籽,那榨成葡萄籽油也会是不错的选择。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95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宵夜乱吃不利于“心” 教你怎么吃影响小

      据国外媒体报道,如果你正在寻找通过改变饮食来改善的方式,那么你应该知道的是你进食的时间和你吃什么食物一样重要。根据一项发表在期刊《科学》上的最新研究,研究人员发现当果蝇停止在夜晚进食的时候,它们的能减缓,除此之外,这组研究人员还解析了其中具体的分子机制。同理,这些研究亦表明了什么时候吃对于人体的健康也很重要,对心脏无益。

    健康管理 2017年2月22日
    1.4K
  • 春季防潮小妙招

      美丽的春季,我国南方常 常会出现连空气都能拧出水来的“回潮天”———就连人都觉得是湿漉漉的:衣服晾不干、地板水汪汪,卫生间的墙面、镜子上常常“冒汗”,小家电也时不时地玩 起受潮断电的把戏……“”,就此成为春季家居的一场攻坚战。家住光明玉律社区的吴女士推荐了她的六大“锦囊”家居除湿和防潮利器。

    健康管理 2017年2月13日
    1.2K
  • 眼睛保健的事实与误传

            摘译自美国眼科科学院2004年出版的宣传小册子Eye Care Facts and Myths…

    健康管理 2007年5月25日
    1.4K
  • 揭秘:身体里的“第二器官”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面部器官、部位与身体各脏腑器官有着一定的对应关,是整个人体的缩影。

    健康管理 2017年2月10日
    1.8K
  • 天天养生有十八技法

      1.节食欲  食不过饱,定时定量,保证消化器官无病。   2.忌怒气  遇事不怒,不生气,不发脾气,以免损害身心。

    健康管理 2017年2月13日
    1.1K
  • 6款美食轻松解便秘

      便秘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复杂症状,研究表明便秘在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27%,但只有一小部分便秘者会就诊。由于便秘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症状,症状轻重不一,大部分人常常不去特殊理会,认…

    健康管理 2017年2月22日
    1.3K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