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要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的各项工作。作为一名教师,我对科学发展观也有着自己的一点认识,邓小平在《为景山学校题词》中讲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将起到决定性作用。教师以这种远见投身教育教学工作,把握的将是学生的长远发展,培养的将是能适应新时代的人才。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应该成为我们执政党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指导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我们要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关心群众安危冷暖,着力解决好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使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收入群体的人们,都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过上小康生活,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胡锦涛主席在《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的讲话提到“坚持反对形式、官僚主义。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胡主席的讲话让我更坚定了自己的“少说漂亮话,多做平凡事”的信念。现在,形式上的要求多了,人就浮于世,我们的行为也就容易偏离正轨。做了两年的 (二)创新工作理念,坚持以人为本。
改变工作理念,服务当先。不能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管理者的位置,要转变观念,树立一种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要踏实做事,多做好事多办实事,树立起“学生发展无小事”的思想。正确引导充分尊重,关爱学生。“以人为本”要体现在课堂上,就是要求教师要懂得尊重学生的人格,要懂得放活课堂,摒弃传统观点,懂得把学生看成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个体。教师还应放弃传统的“师道尊严”,应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上,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三)加强师德学习,为人师表。
教育发展,德育先行。学生的一言一行都反映了学生的心里特征。教书育人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习,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他们最终要走向社会,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力,思想是最主要的因素。我们要加强知识中渗透德育,要努力成为教学与德育并举的多功能型教师。德育需要教师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地探索,还要不断地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成功的教师。才能成为创新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