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总体要求,为抓住当前发展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找准影响发展、制约发展、阻碍发展的主要因素,根据县委“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体安排和部署,本人在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同时,深入基层农村,就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进行了专题调研。
从过来的情况看,农民谋求发展的愿望比较强烈,总体看,上级党委政府的发展思路与农民的发展愿望一致,全镇上下形成了大干产业建设热潮。可随着产业建设和发展的不断深入,一些不利发展的因素给发展前进造成的阻力也不同程度显现出来,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一、体制性障碍制约发展。
村级体制改革后,村民自治制度让村民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给予村民自治权利的同时,由于边疆地区经济落后,文化落后,社会落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信息闭塞,瓶颈制约,村民的思想意识相对落后于发达地区,资源开发虽有潜力但成本过大等因素,农村发展靠村民自治制度推进有很大难度。一是村民整体素质和能力与农村发展需求不对称。研究发展,组织发展,自我发展能力不强,村两委待遇过低,无法得到起码生活保障,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加之整体素质偏低,组织领导能力相对较弱;二是村民自治制度造成了上级党委政府在人力配备上的断层。机关优秀干部无法调配到村民委员会任职,导致农村缺乏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政府从指导的角度无形中削弱了组织力度,导致农村领导干部人才困乏。
二、机制性障碍制约发展。
从组织结构看,各种组织结构相对健全,尤其是目前全市推行的“一体两会”联动运行机制,从理论角度相互作用结合缜密,联系实际,结构合理。可在一些激励机制上很多时候出现了政策制定出台与政策兑现落实不相符不严肃的问题。给基层在宣传贯彻中造成了无法兑现落实的被动,因诸多政策在兑现过程中与宣传口径不相符造成了政府失信于人民群众,致党委政府在人民群众中威性不断降低,促成工作步步被动。
三、机关干部服务意识不到位制约发展。
机关干部尤其是基层乡镇机关干部,其工作性质决定了工作主要对象是面向农村服务农民,是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递到农村的中心枢纽,是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小康,实现小康的主要骨干。基层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村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就目前情况看,乡镇机关还存在着思想守旧,做事不力,创新不多,素质不高,作风不实,服务意识不强的干部群体。谋求发展的问题不从解决干部的思想入手,不从强化服务意识着手,发展必将成为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