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 作 总 结
一、 项目背景
**县位于渭北旱塬北部,总面积1233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总人口75.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8.8万人,水资源总量1.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仅170立方米,亩均水资源量97立方米,不足全省的1/
6、全国的1/12。“九五” 初期,饮水困难人数达62.58万人,占农业人口的92%以上。人畜饮水主要靠浅层地下水,但浅层地下水水资源贫乏,且均呈现高含盐、高含氟,高氟水、苦咸水分布占总面积的50%以上,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是我县水资源的两大特征,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已经成为兴县富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问题,已成为制约全县经济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要兴**先兴水,**要富先富水”已经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九五”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发展水利事业作为振兴**经济的首项基础工程,每年把供水项目工程建设列入县上重点工程来抓。特别是从XX年开始国家决定,在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用于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我们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从水资源短缺的实际出发,加强水资源的最优配置,坚持“确立新观念、开拓新项目、创建新机制、塑造新形象、谋求新发展”的五新兴水思路。推行项目带动战略,提出“政府推动、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协同作战”的工作方针和“集中资金、突出重点、水源共享、集中连片、稳定解决、建管并重”的建设原则。加强领导,建立机构,加大投入,强化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全力建设这一德政、富民工程。
二、项目计划与完成情况
氟病区改水项目省、市下达我县XX年度项目计划共18个子项目,计划总投资1303.5万元,其中国投838.6万元,地方配套464.9万元。设计批复总投资1196.76万元,其中国投845.6万元,地方配套351.16万元。解决淡村、宫里、留古等11个乡镇19个行政村 3.9001万人的饮水困难。
我县氟病区改水项目建设,严格按照项目下达计划和设计批复,参照项目建设程序,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落实责任和措施,积极组织实施,严格项目建设管理,全面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工程建设于XX年4月开工,XX年11月底竣工。完成总投资1244.8959万元,占批复总投资的104.02%,其中国投845.6万元,占批复的100 %,地方配套399.2959万元,占批复的113. 71 %。共建成防氟改水工程15处,打配机井14眼,建管理站10处,房建面积1898.75平方米,围墙1584延米,塔池11座,加压站3座,架设高低压输电线路14.4公里,安装变压器10台,铺设管网241.31公里,建闸阀井、水表井等附属建筑物226座,移动土方18.96万立方米,投劳7.38万个工日,解决了3.9777(含韩村饮水776人)万人的饮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