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作为重修《县志》的编辑,深感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修志十分必要。根据县委安排部署的关于领导干部在活动中撰写专题调研报告的精神,我对县志资料进行了回忆思考,感到要写的东西很多。至于封建社会时期的问题就不必论及了,单说新中国成立以后近60年来,我县的不少做法就与科学发展观相悖。例如:50年代末期在“大跃进”运动中,大炼钢铁、吃食堂和制定高指标的农业十年发展计划,就是违背客观规律,结果,事与愿违,人们吃尽了苦头。在除“四害”中,把鸟类视为害虫几乎赶尽杀绝,结果遭到自然灾害的惩罚。90年代向农民的多项派款,使农民不堪承受,以致于大片耕地撂荒,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进入新世纪后,忽视市场规律,盲目强调大力发展黄姜产业,造成广大农民群众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这一切,虽然已经过去,但是,地方志必须客观记述,以期引起后任决策者的重视,诚望在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再走弯路。
当前,针对我县经济发展实际,本人认为工业经济仍然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我县工业经济对财政的贡献份额占75%以上,可以说对我县的经济社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工业经济建设却不容乐观,与邻县西峡相比,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规模效益均相差甚远。针对这个问题,本人对一些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民营经济能否顺利发展,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政策执行和措施落实的力度上。近几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相关部门也制定了具体配套措施和服务承诺,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较好的政策环境,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是部门服务不到位。一些部门没有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及时转变思维方式和管理方式,仍然固守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惯性和行为方式,出现“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最大化”的现象,实际工作中没能很好地为民营企业投资发展做好服务,热心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对民营经济的服务重视更多地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中,扶持帮助少,具体措施少,落实不到位。二是政策落实不到位。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部门之间互相扯皮推诿,许多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被扭曲,有的甚至束之高阁,使政策失效的现象。调查中,有的表示政策的执行力度亟待提升,有的认为优惠政策不够明朗化,企业很难及时了解与掌握具体规定。一些民营企业的企业家提出,优惠政策制定出来就一定要落实,不落实不如不制定,制定出来不落实反而影响了企业对政府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