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工作报告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院制度,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权力机关与司法机关之间的产生与被产生、监督与被监督的宪法关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法院办公室的半年总结,供您参考。
法院办公室的半年总结范文一
一、行政政法财务工作成绩斐然
(一)做好经费保障工作,巩固政权建设
近年来,各级财政行财部门讲政治、顾大局,充分认识做好行政政法单位经费保障工作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促进构建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按照公共财政要求,不断加大行政政法经费投入力度,行政政法单位经费保障程度不断提高,较好地保证了行政政法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巩固了政权建设,提高了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在不断加大经费投入的同时,各级财政行财部门还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积极服务于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确保了各项重点工作的顺利开展。近年来,重点支持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司法体制改革、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安置工作、华侨农场体制改革等工作的开展。
(二)支出管理和改革取得新进展
近年来,各级财政行财部门在积极配合财政预算、国库等部门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同时,不断创新支出管理机制和方法,推动行政政法支出管理朝着市场化、货币化和社会化方向逐步迈进,促进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政法支出资金使用效益,取得了新进展。在支出管理的市场化方面,近年来,行政政法单位的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出差、会议和公务接待实行了定点管理,公务用车定点维修、定点加油、统一保险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在支出管理的货币化方面,移动通讯补贴、领导干部公务住宅电话补贴全面推行,不少地方还试行了公务用车和公务接待货币化改革,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全面推开;在支出管理的社会化方面,不少行政政法单位机关后勤服务,如膳食、用车、保洁、文件打英安全保卫、物业管理等逐步实现与机关分离,从市场购买服务。
(三)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迈出重要步伐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以后,由于种种原因,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一直处于多头管理或缺乏管理、效率低下、无序、不规范的状态。近年来,在各级财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迈出了重要步伐:一是理顺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明确了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职能部门;二是制定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财政部以部长令形式公布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行政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三是开展了资产清查工作,为全面做好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矗从目前情况看,绝大多数地方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四是改变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无人管理的状况,绝大部分地区有了专人或机构从事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