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村改革发展的深入和各种利益关系的不断调整,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出现了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影响农村社会风气及稳定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为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以加强思想教育为基点,筑牢反腐防线
(一)开展干部政治思想教育。一是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农村党员干部严格执行政策,坚持依法办事。二是注重目标任务引领,以科学合理的目标任务,鼓舞全体党员干部的精神和士气,从而增强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信心和决心。三是深化主题党建活动,着力解决少数干部“办事拖拉、服务欠佳、从政不廉”的问题。
(二)开展农民“四讲”主题教育。一是讲政策,就是把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政策讲透。二是讲法制,就是让农民知道哪些行为是违法的,哪些行为是法律允许的。三是讲道德。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教育群众注意环境卫生,自觉抵制封建迷信和邪教组织渗透。四是讲恩情。广泛宣传“两免一补”、农村和城镇低保、“8+3”民生工程等,使其知党恩、报党情。
(三)纵深推进廉政文化进农村。一是将廉政教育不断向村组延伸,把教育的范围和对象扩大至农村普通党员。二是充分利用送电影下乡、送戏下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党员干部勤政廉政的主流意识深刻地融入到新农村文化建设之中。三是把“廉政文艺下乡”与“讲文明、树新风、求发展、促和谐”百场文化下乡活动有机融合,精心创作大批弘扬正气、鞭挞丑恶的廉政文艺作品,总结宣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所取得的成果并展望美好未来以鼓舞人心。
以突出监督检查为重点,严肃党风党纪
(一)全方位多角度广泛监督。一是党内监督促清廉。不仅对乡镇干部坚持廉政谈话、廉政承诺、引咎辞职等制度,还将廉政谈话制度向基层站所和村级延伸,对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进行警示谈话,对群众意见较大的进行诫勉谈话,对受到纪律处分的进行跟踪谈话。二是民主监督促勤政。聘请56名政协委员担任重点执纪执法单位的行风监督员,对行风测评后3位的县级部门主要领导向县委、政府、县纪委作书面检查,扣减当年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分值。三是社会监督促和谐。深化乡镇政务公开,定期、如实公开涉农政策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土地征用补偿情况及其他涉农利益等重要事项。积极推行“选题公开”和“点题公开”,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