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英学古诗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英学古诗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并了解古诗意思。

  2.学习“英、诗”两个字。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理解诗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题,质疑。

  今天我们学习《英英学古诗》,板题,指导“英”和“诗”的写法。生描红。

  读完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英英学的是哪首古诗?古诗的意思是什么?英英是怎么学的?)

  二、播放课件,听课文朗读。

  三、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一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你发现这篇课文和以前所学课文有什么不同?(以对话形式出现)

  2.同桌互换角色读课文两遍。

  3.抽生朗读课文,指导朗读,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师生表演读。背诵《静夜思》

  4.交流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四、图文结合,理解诗意。

  1.课件出示插图。教师一边引导学生看图,一边理解诗意。

  2.秋天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你想起哪句?—引出床前明月光)地上就像铺了一层白霜(引出疑是地上霜)。远离家乡的人望着那天上的月亮,不由得思念起故乡来。(这就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尝试背诵。抽生背。

  4.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唐代有名的诗人,你还知道他的哪些诗?课件出示《望庐山瀑布》师领读一遍。

  五、积累运用

  再过几天就到了八月十五,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说说中秋节有哪些风俗?每当中秋节家家户户团圆的时候,我们就会情不自禁地吟诵——全体背诵《静夜思》

  六、总结全文

  学古诗就要像英英这样不光是背古诗,还要了解古诗的作者和诗意。

  课后反思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他们对于古诗《静夜诗》已很熟悉,去年的《开心国学》中出现过,全班学生能读、能背了。但“古诗”这种语言材料是一种结晶体,蕴藏着很深的.智慧和哲理。通过调查发现,他们所谓的能背,仅仅是一种机械记忆,有些学生连诗中的一些字还不认识,字音读不准,字形不清楚,对于诗意及蕴含的道理还不明白。所以,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这方面的学情,结合低年级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进一步提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读好、背好这首诗,在指导朗读时,为孩子们标出了诗的节奏,教孩子们读诗要“平长仄短”。自己亲身示范,孩子们很快就找到读诗的感觉。理解诗意时,图文结合,既指导了说话,又巩固了诗意,无形之中学生能根据每句诗说出诗的意思,同时,我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中秋节传统风俗有哪些,看到天上明月,不禁会吟诵……教育学生可把诗句运用到写作之中。本节课充分的时间给了学生,让他们在快乐朗读中积累并内化。

【关于英英学古诗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关于《英英学古诗》的教学设计

2.《英英学古诗》的教学反思

3.英英学古诗教学设计范文

4.二年级英英学古诗的教学设计

5.《英英学古诗》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6.《英英学古诗》教后反思

7.《英英学古诗》精彩教案

8.《英英学古诗》教学反思

9.《英英学古诗》的优秀教案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1793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文言文】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21
  • 对亲人思念的诗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月下独酌&n…

    古诗文 2022年9月29日
    55
  • 文言文教学应重视教读

    文言文教学应重视教读   学习文言文应重视朗读,这一点早已被广大语文老师认识与接受,这从文言文教学目标的制订中就可以看出来。大部分老师们制订的第一个教学目标就是“正确、流利、有感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30
  • 春晚寄微之――白居易诗词全集

    春晚寄微之 [唐] 白居易 三月江水阔,悠悠桃花波。 年芳与心事,此地共蹉跎。 南国方谴谪,中原正兵戈。 眼前故人少,头上白发多。 通州更迢递,春尽复如何?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151
  • 《晋书》文言文阅读及译文

    《晋书》文言文阅读及译文   李胤,字宣伯,辽东襄平人也。胤既幼孤,有识之后,降食哀戚,亦以丧礼自居。又以祖不知存亡,设木主以事之。由是以孝闻。容貌质素,颓然若不足者,而知度沈邃,…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9
  • “李震,南阳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李震,南阳人。父谦,都督佥事,震袭指挥使。正统九年从征兀良哈有功,进都指挥佥事。已,从王骥平麓川,进同知。 景帝即位,充贵州右参将。击苗于偏桥,败之。景泰二年从王来征韦同烈。破锁儿…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