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范君三章·其一_鲁迅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哀范君三章·其一_鲁迅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风雨飘摇日,余怀范爱农。

  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

  世味秋荼苦,人间直道穷。

  奈何三月别,竟尔失畸躬。

  

  在风雨飘摇的日子里,我怀念着好友范爱农。

  早生的白发,只剩下稀稀落落的几根,翻起眼白,蔑视那些争权夺利的害人虫。

  世道人情如秋荼般的苦啊,正直的人处处碰壁,无地容身。

  为什么才离别了三个月,就失去了这样一位刚毅不屈的友人?

  

  范君:即范爱农(1883—1912),名肇基,字斯年,号爱农。

  风雨飘摇:指政治形势的险恶和动荡。辛亥革命后的第二年,英俄帝国主义相继侵入新疆、西藏等地,国内政局很不稳定。

  华颠:头发花白。华指颜色花白。颠:头顶。萎:枯萎。寥落:稀疏,指头发秃落。

  白眼:《晋书·阮籍传》说阮籍“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表示藐视。鸡虫:这里用来比喻那些争权夺利的政客。

  荼(tú):苦菜。这一句说世态炎凉,使人觉得有秋荼似的苦味。

  直道:正直的道路。穷:困苦。

  竟尔:竟然。畸:不正,奇异。畸躬即畸人。范爱农为人正直而到处受排挤,所以作者也称他为畸人。

  

  这首诗作于1912年7月22日,范爱农是作者鲁迅的好友,也是鲁迅的同乡,后来又一起留学日本。一次,范爱农跟朋友去看戏,坐船回来,在大风雨中落水淹死。他水性很好,鲁迅疑心他是投水自杀。故作了此组诗以示悼念友人。

  

  “风雨飘摇”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鲁迅作此诗的夜晚适值风雨大作,这既是对自然环境的实录,也暗示了时局的动荡不安,着意烘托了范爱农致死的社会原因。作者把自然的风雨与政局的飘摇融合在一起,造成凄冷哀痛的氛围。紧接着两句展示了一个头发花白、精神不振却傲骨十足的知识分子形象,显示出作者以形传神的功力。“鸡虫”与“几仲”谐音,绍兴府学堂的何几仲正是范爱农的死对头,鲁迅这里一语双关,神来之笔。颈联从范爱农的处境继续写他“生成傲骨”的.精神。范爱农所饱尝的“世味”,像秋天的老苦菜那样苦涩,而他所处的“人间”,就因为他的正直不阿而使他处处碰壁。尾联感慨:怎么才分别了短短的三个月,你这样一位不同凡俗的人就不在了。表达了作者鲁迅对范爱农不幸遭际的深切同情,对恶势力强烈的鞭挞和控诉。“畸躬”一词,再次强调了范爱农的不同凡俗的个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233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⑴徐门:即徐州。 ⑵谢雨:雨后谢神。 ⑶簌簌:花落貌,一作“蔌蔌”,音义皆同…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18
  • 《百家姓.彭》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彭》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历史来源   「彭」源出;   一﹕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大彭为商代的诸侯,大彭国在江苏徐州氏。其后有彭氏。一说大彭即为「彭祖」。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6
  • “张旨,字仲微,怀州河内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张旨,字仲微,怀州河内人。父延嘉,颇读书,不愿仕,州上其行,赐号嵩山处士。旨进保定军司法参军,上书转运使钟离瑾,愿朴一县尉,捕剧贼以自效。瑾壮其请,为奏徙安平尉,前后捕盗二百余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1
  • 李贺《开愁歌》原文及赏析

      秋风吹地百草干, 华容碧影生晚寒。   我当二十不得意, 一心愁谢如枯兰。   衣如飞鹑马如狗, 临歧击剑生铜吼。   旗亭下马解秋衣, 请贳宜阳一壶酒。   壶中唤天云不开,…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32
  • 袁宏道:徐文长传-文言文释义

    袁宏道:徐文长传-文言文释义   徐文长传——袁宏道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籍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土之目。然数奇,屡试辄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2
  • “春风不识兴亡意,草色年年满故城”全诗翻译赏析

    “春风不识兴亡意,草色年年满故城”出自司马光《过故洛阳城》 过故洛阳城 四合连山缭绕青,三川荡漾素波明。 春风不识兴亡意,草色年年满故城。 烟愁雨啸奈华生,…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7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