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林》诗经译文及鉴赏答案

  《株林》

  先秦:佚名

  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匪适株林,从夏南!

  驾我乘马,说于株野。乘我乘驹,朝食于株!

  《株林》译文

  为何要到株林去?那是为了找夏南。不是为到株林玩,而是为了找夏南。

  驾着大车赶四马,株林郊外卸下鞍。驾着轻车赶四驹,奔抵株林吃早餐。

  《株林》注释

  胡为:为什么。株:陈国邑名,在今河南柘城县。林:郊野。一说株林是陈大夫夏徵舒的食邑。

  从:跟,与,此指找人。一说训为因。夏南:即夏姬之子夏徵舒,字子南。

  匪:非,不是。适:往。

  乘(shèng)马:四匹马。古以一车四马为一乘。

  说(shuì):通“税”,停车解马。株野:株邑之郊野。

  乘(chéng)我乘(shèng)驹:驹,马高五尺以上、六尺以下称“驹”,大夫所乘;马高六尺以上称“马”,诸侯国君所乘。此诗中“乘马”者指陈灵公,“乘驹”者指陈灵公之臣孔宁、仪行父。

  朝食:吃早饭。闻一多考,性曰为食。

  《株林》鉴赏

  《陈风·株林》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揭露陈灵公君臣的荒淫生活,讽刺上层统治者的政治腐败的作品。

  此诗之开篇,大抵正当陈灵公及其大臣孔宁、仪行父出行之际。辚辚的车马正喜孜孜驰向夏姬所居的株林,路边的`百姓早知陈灵公君臣的隐秘,却故作不知地大声问道:“胡为乎株林(他们到株林干什么去)?”另一些百姓立即心领神会,却又故作神秘地应道:“从夏南(那是去找夏南的吧)!”问者即装作尚未领会其中奥妙,又逼问一句:“匪适株林(不是到株林去)?”应者笑在心里,却又像煞有介事地坚持道:“从夏南(只是去找夏南)!”明明知道陈灵公君臣所干丑事,却佯装不知接连探问,问得也未免太过仔细。明明知道他们此去找的是夏姬,却故为掩饰说找的是“夏南”,答得也未免欲盖弥彰。发问既不知好歹,表现着一种似信还疑的狡黠;应对则极力挣扎,摹拟着做贼心虚的难堪。这样的讽刺笔墨,实在胜于义愤填膺的直揭。它的锋芒,简直能透入这班衣冠禽兽的灵魂。

  到了第二章,又换了一副笔墨。辚辚的车马,终于将路人可恶的问答摆脱;遥遥在望的株邑眼看就到,陈灵公君臣总算松了口气。“驾我乘马,说于株野”——这里摹拟的是堂堂国君的口吻,所以连驾车的马,也是颇可夸耀的四匹。到了“株野”就再不需要“从夏南”的伪装,想到马上就有美貌的夏姬相陪,陈灵公能不眉飞色舞地高唱:“说于株野!”“说”,一般均解为“停车解马”,固为确诂。但若从陈灵公此刻的心情看,解为“悦”也不为不可。“说(悦)于株野”,也许更能传达这位放荡之君隐秘不宣的喜悦。“乘我乘驹,朝食于株”——大夫只能驾驹,这自然又是孔宁、仪行父的口吻了。对于陈灵公的隐秘之喜,两位大夫更是心领神会,所以马上笑咪咪凑趣道:“到株野还赶得上朝食解饥呢!”“朝食”在当时常用作隐语,暗指男女间的性爱。那么,它正与“说于株野”一样,又语带双关,成为这班禽兽通淫夏姬的无耻自供了。寥寥四句,恰与首章的矢口否认遥相对应,使这桩欲盖弥彰的丑事,一下变得昭然若揭。妙在用的又是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就不仅使这幕君臣通淫的得意唱和,带有了不知羞耻的自供意味。可见此诗的讽刺笔墨非常犀利。

  《株林》创作背景

  此诗有其本事。《毛诗序》曰:“《株林》,刺灵公也。淫乎夏姬,驱驰而往,朝夕不休息焉。”

【《株林》诗经译文及鉴赏答案】相关文章:

1.诗经《国风·陈风·株林》原文鉴赏

2.诗经:株林

3.诗经·国风·陈风·株林

4.诗经的译文及鉴赏

5.《樛木》诗经译文及鉴赏

6.《诗经:燕燕》译文及鉴赏

7. 诗经:简兮译文及鉴赏

8.诗经《破斧》译文及鉴赏

9.诗经《有杕之杜》鉴赏及译文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246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翻译失误

    文言文翻译失误   近几年,笔者从教学和考试中总结学生翻译文言文失误的情况,学生的失误形式是:   1.译句不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则。在古汉语中,倒装句,一般说来,要恢复成现代汉语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2
  • 《捕蛇者说》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捕蛇者说》以独特的写法(衬托、对比)尖锐、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下赋税的苛酷,揭示了广大人民遭受的苦难不幸,表现了作者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对残暴统治的强烈愤恨。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51
  • 《百家姓充》文言文历史来源及家族名人

    《百家姓充》文言文历史来源及家族名人   历史来源   1、出自一种叫充人的官名,其后以官名为氏。所谓充人,是周朝时的一种官名,是《周礼》的地官之属,其职掌专门饲养祭祀的牲口。据《…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5
  • 《杂诗·白日沦西河》翻译赏析

      《杂诗·白日沦西河》作者为宋朝文学家陶渊明。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7
  • “韦处厚,字德载,京兆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韦处厚,字德载,京兆人。父万,监察御史。幼有至性,事继母以孝闻。居父母忧,庐于墓次。既免丧,游长安。通《五经》,博览史籍,而文思赡逸。元和初,登进士第,为宰相韦贯之所重。时贯之以议…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6
  • 描写菊花的经典古诗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   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   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梅尧臣《残菊》   零落黄金蕊,   虽枯不改香。   深…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2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