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之池》诗经鉴赏及译文参考

  《东门之池》

  先秦:佚名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东门之池,可以沤纻。彼美淑姬,可与晤语。

  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与晤言。

  《东门之池》译文

  东门外面护城池,可以用作沤麻塘。美丽善良三姑娘,可以和她相对唱。

  东门外面护城池,可以用作沤纻塘。美丽善良三姑娘,可以聊天话家常。

  东门外面护城池,可以用作浸纻塘。美丽善良三姑娘,可以和她诉衷肠。

  《东门之池》注释

  池:护城河。一说水池。

  沤(òu):长时间用水浸泡。纺麻之前先用水将其泡软,才能剥下麻皮,用以织麻布。

  淑:善,美。一作“叔”,指排行第三。姬:周之姓。一说是古代对妇女的美称。

  晤(wù)歌:用歌声互相唱和,即对歌。

  纻(zhù):同“苎”,苎麻。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皮含纤维质,可做绳,可织布。

  晤语:对话。

  菅(jiān):菅草。芦荻一类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茎浸渍剥取后可以编草鞋。

  《东门之池》鉴赏

  这是一首欢快的劳动对歌。可以想像,这种场面,时至今日,还屡见不鲜。沤麻的水,是有相当强烈的臭味的。长久浸泡的麻,从水中捞出,洗去泡出的浆液,剥离麻皮,是一种相当艰苦的劳动。但是,在这艰苦的劳动中,小伙子能和自己钟爱的姑娘在一起,又说又唱,心情就大不同了。艰苦的劳动变成温馨的相聚,歌声充满欢乐之情。

  全诗三章十二句,其实只是一个意思,一章已经把全部意思包容了。二、三章只是复沓。而复沓,相同或相近意义的字语反复吟唱,正是中国民歌传统的语言形式。这种反复吟唱,既表现劳动青年感情的纯朴强烈,又以复沓的手段加强诗歌的主题。这种方式,一直沿用到现代。如果说变化,三章只换三个字,一个沤的对象不只是麻,还有苎麻菅草;一个是晤的.形式变了,还有言来语去。这说明随着劳动过程的延续,爱情的温度也在渐渐提升。

  诗以浸泡麻起兴,不仅写明情感发生的地点,也暗示了情感在交流中的加深,麻可泡软,正意味情意的深厚,而根本的还在于两人可以相“晤”,有情感的相互对话的基础。

  、纻麻经过揉洗梳理之后,得到比较长而耐磨的纤维,成为古时人们衣料的主要原料,织成麻布,裁制衣服。白色麻布制成的衣服,不加彩饰,叫深衣,是诸侯、大夫、士日常所穿;洗漂不白,保留麻色的粗麻布,就是劳动者的衣料。因此,每年种植、浸洗、梳理、芝麻,是春秋前后很长历史时期农村主要劳动内容之一。

  《东门之池》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谓“《东门之池》,刺时也。疾其君之淫昏,而思贤女子以配君子也”,苏辙《诗集传》谓“陈君荒淫无度,而国人化之,皆不可告语。故其君子思得淑女,以化于内”,都将诗意与政治联系起来。

【《东门之池》诗经鉴赏及译文参考】相关文章:

1.诗经:东门之池

2.诗经《国风·陈风·东门之池》原文鉴赏

3.诗经·国风·陈风·东门之池

4.诗经《君子于役》鉴赏及译文参考

5.《芄兰》诗经鉴赏及译文参考

6.诗经的译文及鉴赏

7.《樛木》诗经译文及鉴赏

8.《诗经:燕燕》译文及鉴赏

9. 诗经:简兮译文及鉴赏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246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千秋岁·淡烟平楚

    朝代:明代 作者:刘基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淡烟平楚,又送王孙去。花有泪,莺无语。芭蕉心一寸,杨柳丝千缕。今夜雨,定应化作相思树。忆昔欢游处,触目成前古。良会处,知何许?百杯桑落…

    古诗文 2020年3月1日
    593
  • 中考课外文言文申屠敦之鼎

    中考课外文言文申屠敦之鼎   申屠敦之鼎   洛阳布衣申屠敦①有汉鼎②一,得于长安深川之下。云螭斜错③,其文烂如④也。西邻鲁生见而悦焉,呼金工象而铸之。淬⑤以奇药,穴地藏之者三年。…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2
  • “不为世所薄,安得遂闲情。”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不为世所薄,安得遂闲情。”这两句是说,我因为被权贵们鄙薄,才到这里任这个闲官;要不,怎能听任我有松下闲坐,池畔漫行这样的闲情逸致。看似清闲,实乃苦闷,一个…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53
  • 直躬救父

      《直躬救父》选自《吕氏春秋》。   【文言文】   楚有直躬者,其父窃羊而谒之上,上执而将诛之。直躬请代之。将诛矣,告吏曰:“父窃羊而谒之,不亦信乎?父诛而代之,不…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91
  • 公无渡河翻译赏析

      《公无渡河》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   龙伯驱风不敢上,百川喷雪高崔嵬。   二十五弦何太哀,请公勿渡立裴回。   下…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29
  • 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翻译

    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翻译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