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送杨山人归嵩阳》赏析及译文

  《送杨山人归嵩阳》

  唐代:高适

  不到嵩阳动十年,旧时心事已徒然。

  一二故人不复见,三十六峰犹眼前。

  夷门二月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

  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

  山人好去嵩阳路,惟余眷眷长相忆。

  《送杨山人归嵩阳》译文

  不到嵩阳转眼过去十年,从前隐居的心事已经徒然。

  一二位老朋友不能相见,少室山的三十六峰还在眼前。

  夷门的初春二月柳条泛绿,流莺数声令人热泪沾衣。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不招我,知道你以此来忘掉帝力。

  山人一心前往嵩阳路,只留下无穷眷念长久回忆。

  《送杨山人归嵩阳》注释

  杨山人:具体事迹不详,李白亦有《送杨山人归嵩山》诗,写的应是同一人。嵩阳:隋唐时县名,在嵩山之南;唐武后时期改称登封(今属河南)。

  动:近。

  心事:指欲隐居嵩阳之事。徒然:枉然,空然,意谓不能实现。

  三十六峰:嵩山有三十六峰。犹眼前:依然还在眼前。

  夷门:战国大梁的城门。在今河南开封县城内。战国时魏国的贤士侯赢为夷门监者。

  流莺:莺鸟。流,谓其鸣声圆转。

  不我招:即不招我之意。

  帝力:帝王的作用,指皇权统治。

  眷眷:同睠睠,反顾的样子,表示心里顾念很深。

  《送杨山人归嵩阳》创作背景

  从诗中“夷门二月柳条色”一句,可以推断出这首诗写于大梁,因为夷门是战国时代魏国都城大梁的东门。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有不同说法。有人认为作于天宝三载(744);有人认为李白与高适两首同题诗,都是天宝四载(745)五月后所作。兹从天宝四载之说,但从诗中的“二月柳条色”推断,此诗应是在该年春二月左右所写。

  《送杨山人归嵩阳》赏析

  诗的前两句诗人感叹十年的时间,人事屡经变迁,心境发生很大变化,过去曾经有过的种种梦想和想法都被时间慢慢地消磨直至淡忘,隐居的心事也已经徒然。三、四句中写诗人来到嵩山之后的情形,本想会会旧友叙叙旧情,可是遗憾的是仅有的几个挚友可能都遭遇变故,没有再见到。看着挺立眼前的嵩山三十六峰,诗人不由发出慨叹:青山依旧,故人难求。唯其如此,他才格外珍惜与杨山人的友情。

  五、六两句点明了送别的具体时节、地点。开封二月,草长莺飞,阵阵春意令人流连忘返。春色使人欣喜,却也使人生出感伤,因为诗人就要在此时此地告别朋友。本来报春的流莺,现在却叫人感伤不已。这时的`春色越迷人,越惹动离情,所谓“以乐景写哀”,更觉悲哀。诗人面对将要归嵩阳的故人,面对让人伤情的景致,离别之情难耐,不禁潸然泪下。

  七、八句用了《击壤歌》的传说典故。这个传说原本是对尧安民之政的歌颂和赞扬,本诗则以“凿井耕田”、“忘帝力”等表示隐居生活。诗中说的“不我招”,体现出诗人欣羡杨山人过着超然世外的恬淡隐居生活。

  最后两句描写别离。挚友别离,前路漫漫,离愁别绪总会涌上心头。诗人祝愿友人这一去前路顺利,申说别后必然相忆之情。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与友人的叙旧分别,诗人触景生情,以景写情,通过此诗抒发内心的依依惜别。诗写得婉转流畅,情深意切。

  《送杨山人归嵩阳》作者介绍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高适《送杨山人归嵩阳》赏析及译文】相关文章:

1.高适《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译文及赏析

2.《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译文及赏析

3.《送何遁山人归蜀》的阅读答案和翻译赏析

4.送何遁山人归蜀翻译及赏析

5.梅尧臣古诗《送何遁山人归蜀》赏析

6.古诗《送何遁山人归蜀》

7.送何遁山人归蜀阅读及答案

8.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高适唐诗鉴赏

9.《送徐无党南归序》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258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对牛弹琴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原文】   公明仪为①牛弹清角之操②,伏③食如故④。非牛不闻,不合其耳⑤也。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⑥,即掉⑦尾奋⑧耳,蹀躞⑨而听。(选自汉·牟容《理惑论》 载于 南朝?梁?僧…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38
  • 关于立春诗词大全及民间风俗

    立春诗词大全   1、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张栻《立春偶成》   2、蝶绕香丝住,蜂怜艳粉回。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m…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24
  • 描写登高的古诗词

      秋山明净,秋水澄澈,秋云从容。登临处,一览重阳风景。/携来美酒千盘,野花万朵纵横,好宾朋,一路放歌行。幽远情趣,旷达胸怀,古今同。但愿明年九月九,山更明净,水更澄澈,云更从容。…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4
  • 闭关――白居易诗词全集

    闭关 [唐] 白居易 我心忘世久,世亦不我干。 遂成一无事,因得长掩关。 掩关来几时?仿佛二三年。 著书已盈帙,生子欲能言。 始悟身向老,复悲世多艰。 回顾趋时者,役役尘壤间。 岁…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55
  • 文言文理解练习题

    文言文理解练习题   阅读选文,完成小题。(17分)【甲】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33
  • ●卷五十三 ◎奏议二十七首

      【缴词头奏状六首·范子渊】   元?元年二月八日,朝奉郎试中书舍人苏轼状奏。今月八日,准吏房送到词头一道,司农少卿范子渊知兖州者。右臣谨按:子渊见为殿中侍御史吕陶…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4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