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原文鉴赏及译文参考

  《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

  宋代:李好古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谩悲凉。

  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双阙远,空怅望,过维扬。

  《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译文

  岸边的沙地、短草与天相接。前路茫茫,几度兴亡?波涛冲刷着岸边白色如霜的遗骨,仿佛述说着往日的沧桑。千古来,英雄的成就在那里,徒感慨、空悲凉。英雄少年要杀敌立功、扫荡沙场。

  要学祖逖中流击楫,立誓报国,想陈述胸中治国计策,无奈皇宫遥远,无法到达。船过维扬,只有满怀惆怅,遥遥远望。

  《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注释

  平沙:这里指岸边平坦的沙地。梁何逊《慈姥矶》诗:“远岸平沙合。”浅草:短草。

  茫茫:遥远貌。几:几度。

  骨如霜:色自如霜的遗骨。

  底事:何事。谩:徒然。

  伏:制服。中行:指汉文帝的宦官中行说(Zhōngháng Yuè),后投降匈奴,力劝单于侵犯长安。此指南宋的投降派。

  馘(音国):战时割下敌人的左耳以记功。名王:指金兵的统帅。

  沙场:战场。

  楫中流:用祖逖北伐的故事。

  治安:指汉贾谊的《治安策》,内容是评议时政。双阙:本为宫殿前左右各一的高台。这里借指帝王上朝之处。

  维扬:即扬州。

  《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赏析

  李好古过维扬时写的这首《江城子》,此外,词人把自己不能“馘名王,扫沙场”(馘,杀敌后割取左耳以计功)的原因,归结为“欲上治安双阙远”(治安,贾谊曾作《治安策》评议的`时政。双阙,指代朝廷),等于说兴亡的关键、维扬屡遭破坏的根子,都因为统治者不纳忠言。这种尖锐态度和批判精神,在同代词人中也是少见的。

  这首词在写法上注意了两个结合。一个是写景与抒情结合。词中写景的地方只有四句:“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即仅仅是沙、草、天、路。这些单调的景物,为读者展现了维扬劫后的荒凉。再说,作者又逐次为它们加上“平”“浅”“长”“茫茫”等修饰语,从而共同组成一幅辽远、凄迷的图画,正好象征着作者惆怅的心情。“昨夜波声”一句表面写波涛,背后却有一个在扬州的某一间屋子里听着波声久久不能入睡,想起无限往事的人儿。把这一句同“洗岸骨如霜”放在一起,夏承焘说:“ 两句写夜间听到波声拍岸,使人激奋而气节凛然。”(《唐宋词选注》)则景中之情就更为显著了。

  还有一个伤今与怀旧的结合。这首词目睹扬州破败景象,痛悼国家不幸,这是“今”;可是词篇中又有“几兴亡”一句,接下去还有“千古英雄成底事”,这是“旧”。有了历史旧事的陪衬,眼前的感慨变得越发深沉幽远;相反,由于当前维扬的变故,千年的兴亡也变得越发真切。同时这一句也奠定了下片的基调,暗示自己也像历史上的无数英雄一样,壮志难酬,只能“徒感慨,漫悲凉”。下半阕开头五句写自己少年时的志向。词人年轻时就有降服中行说(汉文帝时宦者,后投匈奴,成为汉朝的大患)和“馘名王,扫沙场”的雄心壮志,甚至象祖逖的样子,在中流击楫,立下报国誓言。这样,有千古、少年时、目前三个时间层次的结合,词篇抒情的背景就非常开阔,作者因国事而生的忧虑也就特别深广。(李济阻)

  这首词直接写到维扬的是前面五句和最末两句。前五句写见闻,结尾处点维扬,全词自然构成一个整体,中间的感慨部分则正好处在包孕之中,这样能使结构紧凑,抒情集中,应该是作者精心安排之作。

  《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创作背景

  南宋时,金人多次攻入扬州,破坏之惨重,令人目不忍睹。李好古一直少年有大志,但无报国的机会。其《碎锦词》中就有好几首怀古伤今的词。这首词是作者路过扬州时,面对扬州屡遭破坏的历史事实,缩写的伤感惆怅之作。

  《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作者介绍

  李好古,南宋词人。生平不详。自署乡贡免解进士。清吟阁本《阳春白雪》载:“好古字仲敏,原籍下郢(今陕西渭南县东北),可备一说。”根据他写于扬州的两首《八声甘州》、两首《江城子》里的自述推断,他大约活动于南宋中后期。少年有大志,但无法获得报国的机会,大约30岁时尚未求到功名,于是乘船千里,到扬州一带游览。又据其《酹江月》:“四十男儿当富贵,谁念漂零南北”,可知他中年以后仍然不得意,到处流浪。

【《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原文鉴赏及译文参考】相关文章:

1.《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原文及鉴赏

2.《雨无正》原文鉴赏及译文参考

3.江城子原文鉴赏

4.《感遇·江南有丹橘》原文鉴赏及译文参考

5.《王冕故事》原文及译文鉴赏

6.周书原文与译文的鉴赏

7.《古风》原文译文鉴赏及作者介绍

8.牧童词的原文及译文鉴赏

9.《明日歌》原文及译文鉴赏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265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吴伟业《江楼别幼弟孚令》阅读答案

    江楼别幼弟孚令 [清]吴伟业 野色沧江思不穷,登临杰阁倚虚空。 云山两岸伤心里,雨雪孤城泪眼中。 病后生涯同落木,乱来身计逐飘蓬。 天涯兄弟分携苦,明日扁舟听晓风。 (1)诗的首联…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0
  • 刘禹锡《浪淘沙词九首选三》原文、注释和鉴赏

    刘禹锡《浪淘沙词九首选三》 (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 (1)浪淘沙词:浪淘沙:唐教坊曲名,源于民间,多以波浪风水起兴,《…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98
  • “余阙,字廷心,世家河西武威”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余阙,字廷心,世家河西武威。少丧父,授徒以养母,与吴澄弟子张恒游,文学日进。元统元年,赐进士及第,授同知泗州事,为政严明,宿吏皆惮之。俄召入,应奉翰林文字。以不阿权贵,弃官归。寻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26
  • 浅谈职高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

    浅谈职高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职高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言文教学相关问题,具体分析了职高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需要采取的一些问题和策略,分析了如何更好的进行…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7
  • 《次萧冰崖梅花韵》

    赵希 冰姿琼骨净无瑕, 竹外溪边处士家。 若使牡丹开得早, 有谁风雪看梅花? 赵希㯝,在理宗宝庆年间(1225—1227)“颇著诗声”,但传世作品不多,有《抱拙小稿》…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119
  • 写秦始皇陵的诗词大全

    秦始皇陵,在陕西省临潼县东5公里的下河村附近。其东侧1.5公里处,就是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坑。陵墓冢高76米,周长2公里。经钻探查明,陵园原有内外两城,内城周长2.52公里,外城周长…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7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