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义里滞雨》原文译文及赏析答案

  《崇义里滞雨》

  唐代:李贺

  落莫谁家子,来感长安秋。

  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

  瘦马秣败草,雨沫飘寒沟。

  南宫古帘暗,湿景传签筹。

  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

  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

  《崇义里滞雨》译文

  是谁家男儿流落在京城,无依无靠,独对寂寞的寒秋?

  青壮之年长抱着羁恨,梦中悲泣,只换得白发满头。

  像一匹干瘦的马,以败草为食,冷雨萧萧,水沫漂浮在寒沟。

  贡院的旧帘遥看黯然,透过雨幕,听得见更声幽幽。

  家山啊,远隔在千里之外,在那天边,那云脚的东头。

  满怀忧愁,枕着剑匣入眠,封侯之愿,也许这梦中得酬。

  《崇义里滞雨》注释

  崇义里:长安街坊名。宋敏求《长安志》:“朱雀街第二街,有九坊,崇义里其一。”

  落莫:落魄潦倒。

  秣(mò):饲养。

  南宫:尚书省,此诗专指尚书省中主管官员选授的吏部。崇义里离尚书省很远,无法目及,此乃隐喻有司昏庸。

  湿景:雨影。签筹:古代报时用的竹筹。这句意谓只听到敲更声从雨影中传来。

  天东头:长吉家在洛阳福昌县,在长安之东。

  客帐:他乡的住处。这里指崇义里。封侯:投笔从戎,立功以封侯,《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

  《崇义里滞雨》创作背景

  崇义里是诗人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时的’居处,此诗作于元和四年(809)秋,当是诗人在长安任职时写成的。诗人来长安应试在元和二年冬,三年春,“应试不售”后立即返回昌谷,不可能客馆滞雨怀忧,来感受长安的秋意。

  《崇义里滞雨》赏析

  诗人李贺抱着满腔热忱来到长安,冀望通过“荫子得官”的途径,求得一官半职,实现其济民报国的人生抱负。而现实生活对他的回报却是无情的,奉礼郎官职卑微,受尽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的冷遇和排挤,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愤,时时袭来心头。在萧瑟寒冷的秋雨中,他滞留馆舍,触景生情,凭借诗句抒发郁结于心头的忧愤。诗的首句用“谁家子”唱发,“仿佛自问,极愤郁之致”(叶葱奇《李贺诗集注》)。诗人来到长安,感受到秋意的萧瑟,更感受到“落莫”与“牢落”,壮年怀着羁居他乡的怨恨,梦见自己白发满头,暗自悲泣。“瘦马”以下四句,从直接抒情转入即景描写,诗人所骑的瘦马,喂饲劣等草料,雨沫飘零在寒沟里;遥望南宫,古帘下一片昏暗,只听到更筹声从雨中传来。笔触细致的景物描写,紧紧扣住“滞雨”的题意行笔,既能表现诗人贫困、飘零的景况,又能暗喻吏部官员的昏庸,着墨不多,而意境融沏。最后四句,诗人驰骋想象,一会儿想归回故乡。家乡远在千里之外的白云脚下,一会儿又想到投笔从戎,立功封侯。诗人不甘心沉沦下僚,不满于现状,亟想摆脱困境,徘徊于进退、穷通之间。

  全诗基调极为低沉忧郁,结尾突然振起一笔,写出“客帐梦封侯”的诗句,以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自作宽慰之语。

  《崇义里滞雨》作者介绍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崇义里滞雨》原文译文及赏析答案】相关文章:

1.古诗《崇义里滞雨》注解及翻译

2.原文及译文赏析

3.杨万里《秋山》原文、译文以及赏析

4.高中语文《任伯雨》原文及译文

5.《曹马能收人心》原文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

6.文言文《柳》原文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

7.《种师道字彝叔》原文答案及译文赏析

8.李白之死辨误原文及译文赏析练习答案

9.《塞寒行》原文译文及赏析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266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杜琼《雪之房记》“吴地有生,曰徐字孟祥”阅读答案解析及译文

    雪之房记 [明]杜 琼 吴地有生,曰徐字孟祥,读书绩文,志行高洁,家光福山中。相从而学问者甚夥,其声名隐然闻于郡国。缙绅大夫游于西山,必造其庐焉。孟祥尝结庐数椽,覆以白茅,不事华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3
  • 感遇・幽人归独卧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飞沈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赏析这是一种修行境界在打坐中感受到(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淡泊明智(持此谢高鸟…

    古诗文 2022年5月23日
    117
  • “袁聿修,字叔德,陈郡阳夏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袁聿修,字叔德,陈郡阳夏人。九岁,州辟主簿。天保初,除太子庶子,以本官行博陵太守。天统中,除信州刺史。为政清靖,不言而治,长吏以下,爰逮鳏寡孤独,皆得其欢心。武平初,御史诣诸州,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25
  • 韩愈《送杨少尹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送杨少尹序 韩愈     【原文】     昔疏广、受二子②,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是公卿设供帐③,祖道都门外,车数百…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2
  • 写江苏花果山的诗词大全

    花果山,又名苍梧山,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南约15公里,是江苏省最高的山,山上曲洞幽深,花果飘香,有“东海胜境”之誉,也是小说《西游记》里的花果山的原型。而《西…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41
  • 《本草纲目·谷部·黍》 文言文及释义

    《本草纲目·谷部·黍》 文言文及释义   作者:李时珍   释名   赤黍名门、糜,白黍中芑,黑黍中季节距,一稃二米名痞。   气味   黍米:甘、温、无毒。久食令人多热烦。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