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诜《忆故人》全词翻译赏析

  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

  [译文] 夜阑人静,我从沉醉中醒来,独自对着微微摇动的烛光,黯然神伤。

  [出自] 北宋 王诜 《忆故人》

  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尊前谁为唱阳关,离恨天涯远。

  无奈云沈雨散。凭阑干、东风泪眼。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

  注释:

  阳关:即《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为送别之曲。

  译文:

  夜阑人静,我从沉醉中醒来,独自对着微微摇动的烛光,黯然神伤。我不禁回忆昨夜在送别的酒席上,我为他唱起的《阳关三叠》。而现在,他已离我远去,让我的离愁别恨追随他直到天涯。

  我深感无奈,往日欢愉已烟消云散。清晨起来,我凭栏远眺,不见他的踪迹。一阵东风吹来,我不由悲从中来,泪如潮涌。就这样痴痴凝望。不知不觉已黄昏,海棠花已谢,燕子正归巢。夕阳下,庭院更显凄清寂寞。

  译文2:

  红红烛火独自揺,夜已阑珊天欲晓。饯别宴上酒盏深,酒初醒,心慵意懒无精神。席前为什唱《阳关》,到如今只落得, 人去天涯远,离愁别恨满心间。

  无奈巫山云雨散。独自凭栏站,东风扫过含泪眼。黄昏庭院,海棠花谢,燕飞来。

  赏析:

  这首《忆故人》词意与调名相仿佛,为代言体形式,写的是一个痴情女子对故人的忆念。全词深情缱绻,感人至深。

  首四句写女主人公深夜酒醒时的情景。“烛影摇红”,写的是夜间洞房深处的静态:当时夜阑人静,万籁俱寂,女主人公刚刚酒醒,睁开惺忪的醉眼看看室内,只觉得空荡荡的、静悄悄的,唯有一枝孤零零的蜡烛摇着红色的光焰。“长”字状静定空气中之麝烟,似目前:“摇”字形容微风中之烛光,亦分明可睹。后来汤显祖《牡丹亭》烛影摇红,意趣盎然引人遐想。“向夜阑”,是说临近天晓。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三说:“向,犹临也。”“夜阑,是说夜将残尽。更深夜阑之际,女主人公宿酒初醒,神思慵怠。着一”懒“字,写出了她心情之失意落拓。虽未言”忆“,而回忆之意已隐然逗出。”尊前“二句,才开始落到忆字上。这里的倒叙不是平铺直叙地回忆,而是人物抒情时将往事自然而然地带出来,这样就比客观地描述要生动得多,感人得多。”尊前谁为唱《阳关》“,说的是饯别故人之时,她无可奈何地唱了一曲送别之歌。至此,可知她的”酒醒“乃是饯别时喝醉了的,前呼后应,针脚绵密。”谁为“二字,饱含着幽怨。她虽然唱了《阳关》,但又是懊悔,又是怨恨,充满了自怨自艾的情绪,至于为何,又不点透,这样此句便更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离恨天涯远“,蝉联上句,意境又进一步拓开。大凡词中写离情的,常常说”魂梦绕天涯“,此处女主人公本睡中,却直接用了”离恨“,这就避免了落套。此词不主故常,刬尽华藻,直抒胸臆,纯以情语见长。离恨远至天涯,表明她的思绪也跟踪故人而去,其情之深挚,露于言表。

  下片起句用了一个典故,暗示幽会之后,故人音讯杳然。宋玉《高唐赋序》云:“妾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暗示楚怀王遇巫山神女,成为后世文人骚客寄迹青楼的代称。“云沉雨散”,暗示词中女主人公乃是一名青楼女子。而冠以“无奈”二字,则加强了感情色彩,似乎可以听到这名不幸的青楼女子的叹息声。

  以下几句时间跨度较大,即从夜阑酒醒,到这时的倚阑远眺,再到黄昏时的庭院。这长长的过程中,她几乎无时无刻不思量。此词意境空灵幽丽。黄庭坚云:“晋卿(王诜字)乐府,清丽幽远,工江南诸贤季孟之间,”(《词林纪事》卷五引)以这段评语来衡量此词,也颇为恰切。从这几句,可以想见女主人公斜倚阑干,凝神远望的神态。她那双盈盈泪眼饱含着离情别绪,饱含着怨恨和忧思。“东风”二字,勾勒出她特定的氛围中苦盼的神情,丰神独具,颇有韵味。

  词最后以景语作结。“海棠开后”,是说花落春残,象征女子的芳华易逝,境已惨矣:“燕子来时”,是以归燕反衬故人之未归,激发和增添女子之离思,情更凄然。此处化用晏殊《破阵子》之“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把“梨花”易为“海棠”,并压缩为一联四言偶句,以更为凝炼的词笔表现人物的伤春之感和念远之情。这两个并列的句子一写花,一写鸟,原为两景,接着“黄昏庭院”一句,便把两景融合一个统一的意境中,自然浑成,思致渺远,真可谓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276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关于天净沙秋思翻译

      天净沙秋思翻译由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文章!      马致远   枯藤老树…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28
  • 《晏子使楚》

    原文: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古诗文 2022年5月20日
    248
  • 吴文英《一寸金秋压更长》翻译赏析范文

      《一寸金·秋压更长》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压更长,看见姮娥瘦如束。正古花摇落,寒蛩满地,参梅吹老,玉龙横竹。霜被芙蓉宿。红绵透、尚欺暗烛。年年记、一种凄…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0
  • 中考文言文默写的练习题

    中考文言文默写的练习题   一、默写填空,中考文言文默写练习题。   1. 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9
  • 五柳先生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五柳先生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五柳先生传》是东晋田园派创始人陶渊明代表作之一,是陶渊明自传散文。小编收集了五柳先生传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1)人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39
  • 《百家姓陶》文言文历史来源及家族名人

    《百家姓陶》文言文历史来源及家族名人   历史来源   一 ; 以地名为氏。据《姓苑》所载,上古有陶唐氏 ( 尧帝 ),居于陶邑 ( 山东定陶县 ) ,其后有陶氏。   二 ; 以…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