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阆 《酒泉子》翻译赏析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译文] 那勇敢的小伙子偏要在潮头戏耍,手中的红旗却不沾一点水浪。

  [出自] 北宋 潘阆 《酒泉子》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注释:

  此词又名《忆余杭》。

  长:通假字,通“常”,常常、经常。

  郭:城,满郭即满城。

  万面鼓声中:江潮来时,潮声像万面金鼓,一时齐发,声势震人。

  弄潮儿:指钱塘江上执旗泅水与潮相搏的少年。

  觉:睡醒。

  译文:

  我常常想起在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满城的人争着向江上望去。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发,声势震人。弄潮儿在惊涛骇浪的尖头与波涛搏斗,手里拿着的红旗却丝毫没被水打湿。在此后我几次梦到观潮的情景,梦醒时依然感觉心惊胆战。

  译文:

  长久地思念钱塘观潮,大潮那天,万人空巷,全城人争先恐后地到江边观望。大潮汹涌冲来时,令人疑心大海变得虚空。潮水澎湃,好像万面大鼓声咚咚响。

  弄潮儿在波涛滚滚的潮头站立,追潮逐浪,尽情玩耍,手里的红旗竟然没有被水打湿。离开之后,我好几次都在梦中见到这惊心动魄的场面,梦中惊醒过来还觉得心惊胆战。

  赏析:

  这首词以豪迈的气势和劲健的笔触,描绘了钱江潮涌的壮美风光。词的上片描写观潮盛况,表现大自然的壮观、奇伟;下片描写弄潮情景,表现弄潮健儿与大自然奋力搏斗的大无畏精神,抒发出人定胜天的豪迈气概。

  上片起首两句,写杭州人倾城而出,拥挤钱塘江边,万头攒动,争看江面潮水上涨。为下面潮水的涌现制造了气氛,作好了铺垫。上片结尾两句,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把钱江潮涌的排山倒海、声容俱壮,渲染得有声有色、惊险生动。

  过片转而描写弄潮儿的英勇无畏、搏击风浪、身手不凡和履险如夷。这两句纯用白描手法,写得有声有色,富于动感,眩目惊心。结拍由回忆转为现实,写词人虽离杭已久,但那壮观的钱塘江涌潮仍频频入梦,以至梦醒后尚感惊心动魄。

  此词对于钱江涌潮的描绘,可谓匠心独远,别具神韵。词中“来疑沧海尽成空”一句采用夸张手法,浓墨重彩,大开大阖,感染力甚强。上片第二句的“争”、“望”二字,生动地表现了人们盼潮到来的殷切心情,从空间广阔的角度进行烘托与大潮的壮观结合得甚为密切。结拍言梦醒后尚心有余悸,更深化了潮水的雄壮意象。前后的烘托与中间重点描写当中的夸张手法配合紧密,使全词的结构浑然一体。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389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咏孟端溪山渔隐长卷

    朝代:明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翦裁苍雪出淇园,菌蠢龙头制作偏。紫笋香浮阳羡雨,玉笙声沸惠山泉。肯藏太乙烧丹火,不落天随钓雪船。只好岩花苔石上,煮茶供给赵州禅。

    古诗文 2020年3月12日
    643
  •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全诗翻译赏析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的意思:落日的余辉反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映在青苔上。 出自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   空寂的山谷…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131
  • 鲁人有好钓者

      【文言文】   鲁人有好钓者④,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①以银碧,垂翡翠之纶②,其持竿处位⑤即是③,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rdq…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72
  • 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翻译赏析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张先。其古诗全文如下: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1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古诗翻译及赏析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作者是唐朝文学家韩愈。其全文古诗如下: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前言】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32
  • 刘基《司马季主论卜》原文翻译及赏析

    《司马季主论卜》是一篇王顾左右而言他的文章,是讲“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唐诗),实际讲的是元代末年的种种腐败都是从前胡作非为恶性发展的结果。在现代看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2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