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原文和翻译

  石灰吟

  明代: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一作:千锤万击出深山/千鎚万击出深山)

  (一作:粉骨碎身全不惜/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骨全不怕)

  「译文」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注释」

  1.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虚词,形容很多。锤:锤打。凿:开凿。

  3.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4.浑:全。

  5.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

  鉴赏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明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创作背景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吟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于是,12岁的于谦写下的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人生的追求。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400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望庐山瀑布》鉴赏

      这两首诗体裁不一,一首五古,一首七绝,内容也有部分重复。第二首诗流传很广,曾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题作“望庐山瀑布”。   第一首诗是五言古诗。此诗共换…

    古诗文 2022年5月23日
    127
  • “舟横野渡寒风急,门掩荒山夜雪深”的意思及全诗

    “舟横野渡寒风急,门掩荒山夜雪深” 出自许浑《赠李伊阙》 这两句是以诗的语言,描述画面的意境:山下溪水旁,舟横渡口,朔风劲吹,山野荒寒;山间茅屋,柴扉紧闭,…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7
  • 苏轼传全文文言文翻译

    苏轼传全文文言文翻译   导语:兄弟就是在你郁闷的想抽烟的时候,他抢过烟说吸烟不好,却又自我抽的人。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苏轼传全文文言文翻译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苏轼传全文文…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49
  • 欧阳修文集――卷一二七・归田录卷二〈九射格附〉

      真宗朝,岁岁尝花钓鱼,群臣应制。尝一岁临池久之,而御钓不食。时丁晋公谓应制,诗云:“莺惊凤辇穿花去,鱼畏龙颜上钓迟。”真宗称赏,群臣皆自以为不及也。  …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74
  • 《折桂令·微雪》原文及赏析

      【原文】:   折桂令?微雪   无名氏   朔风寒吹下银沙,蠹砌穿帘,拂柳惊鸦,轻若鹅毛,娇如柳絮,瘦似梨花。   多应是怜贫困天教少洒,止不过庆丰年众与农家。数片琼葩,点缀…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58
  • 折桂令·中秋原文翻译及赏析

    折桂令·中秋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2篇)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