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然弟竹亭原文及翻译

  洗然弟竹亭

  孟浩然

  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

  俱怀鸿鹄志,昔有鶺鴒心。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

  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前言】

  《洗然弟竹亭》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五言律诗。此诗通过竹亭述志。诗先叙写自己与诸弟很友爱,且都有远大的志向;后写弟兄们如竹林七贤,雅集竹亭,赋诗,饮酒,弹琴,以寄托豪情逸气。全诗写得恬淡自然。

  【注释】

  ⑴洗然:孟浩然之弟孟洗然。孟浩然有《送洗然弟进士举》诗。

  ⑵吾与二三子:《论语·述而》:“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⑶鸿鹄志:指远大的志向。

  ⑷昔:《全唐诗》校:“一作共。”按,作“共”是。又,“昔”或是“皆”字之误。鶺鴒:一种长脚长尾的小鸟。

  ⑸曹丕《与吴质书》:“公干有逸气。”假:借助。毫翰:指笔。

  ⑹清风:指竹亭的清爽,也暗喻人的清操洁行。

  ⑺琴上偶然音:出自《晋书·陶潜传》。

  【翻译】

  我和你们几个兄弟,一向友爱情谊很深。共同怀抱鸿鹄大志,都有互相救助之心。高雅情趣借诗文表达,清风亮节存留在竹林。共享饮酒的陶然乐趣,偶奏超俗拔群的雅音。

  【鉴赏】

  此诗通过竹亭述志,赞扬了兄弟之间志同道合、友爱情深的思想感情。全诗叙写自己与诸弟很友爱,且都有远大的志向,像古代的竹林七贤一样,常雅集竹亭,饮酒抚琴,以寄托豪情逸气。

  在意象运用上,此诗以竹作为清幽和隐逸的意象。竹在古代,是潇洒挺拔、高雅脱俗的逸士的象征。颈联两句的“竹林”有借竹林七贤喻指诗人兄弟之意。这里继承魏晋风度之气,以魏晋的名士风流来刻画兄弟们的高雅志趣,来烘托他们超然脱俗的品格。而“竹林”同时切诗题中的竹亭,作者也是借阮籍(竹林七贤之一)的出世之志来映照自己对遁迹竹林的出世生活的无限向往。

  从写作方法上,此诗运用了白描和用典的手法,写了竹亭集会,赋诗饮酒弹琴的和谐场面,写出兄弟之间的友爱之情。

  孟浩然诗中常表现出一种“安以乐”的太平气象,在此诗中则具体表现为“逸气”。逸气是一种超脱世俗的气概、气度。陈贻焮《孟浩然诗选》认为,这里的“逸气”表现出孟浩然高雅的心情;“高雅的心情”是抽象的、综合性的体验,也是孟浩然“韵高”的方面。从陈贻焮的赏评中可以看到,在这首诗歌中,孟浩然将原本矛盾的“鸿鹄志”和“竹林”的清逸洒脱、高雅爽朗进行有意识的协调,并且调和得极为自然。此诗是孟浩然的“韵”和“才”能够统一起来的典型例子。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423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伤仲永》文言文教学后记

    《伤仲永》文言文教学后记   上完了这节课,我和学生们一样,感觉意犹未尽,似乎仍沉浸在课上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回想这节课,无论是学生的合作交流,还是师生的互动,每个环节都顺畅如流水…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39
  • “狄仁杰以资授汴州判佐,工部尚书阎立本”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狄仁杰以资授汴州判佐,工部尚书阎立本黜陟河南,仁杰为吏人诬告,立本惊谢曰:“仲尼云:‘观过,斯知仁矣。’足下可谓海曲明珠,东南遗宝。&rdquo…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30
  • 《旧唐书·田弘正传》“田弘正,本名兴”阅读答案及翻译

    田弘正,本名兴。少习儒书,颇通兵法,善骑射,勇而有礼。当季安之世,为衙内兵马使。季安惟务侈靡,不恤军务,屡行杀罚;弘正每从容规讽,军中甚赖之。季安以人情归附,乃出为临清镇将,欲捃摭…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5
  • 语文文言文学习方法

    语文文言文学习方法   中学生平时学习用时最多的是文言文,花工夫最多的是文言文,背得头脑发涨的是文言文,可考试时出错最多的仍是文言文,应用起来最难的是文言文,足见文言文学习的效率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37
  • 三峡

    朝代:南北朝 作者:郦道元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619
  •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朝代:明代 作者:王世贞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

    古诗文 2020年3月5日
    73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