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梅的原文翻译

  念奴娇·梅

  宋代:辛弃疾

  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骨清香嫩,迥然天与奇绝。

  尝记宝篽寒轻,琐窗人睡起,玉纤轻摘。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不如归去,阆苑有个人忆。

  译文

  梅花开枝头,枝头花影稀疏、花色浅浅,那天真自然的颜色何人能与之媲美?东君统领下的百花颜色绚丽、身姿百态,却无一株能有梅花之神韵,实乃可笑呀!梅花生长于水边,迎雪绽放,不借春风之力便能肆意绽放。玉洁冰清、香嫩魂冷,骨格奇绝,其品格超凡入圣。

  还记得它曾经迎寒自开,被那梦醒后的佳人隔窗轻摘,插戴鬓边,就是何等的荣耀。现在虽然飘泊天涯,形体消瘦,但风韵仍不减当年,依然冰清高洁、傲骨无双。不管就是万里风烟还就是一溪寒月,都未能欺侮得了它。不如远离这尘世喧嚣,归入山林,至少仙宫中还有个人在想念它。

  注释

  阿谁:疑问代词。犹言谁,何人。

  东君:司春之神。

  篽(yù):禁苑。

  琐窗:为雕刻或绘有连环形花纹之窗。

  标格:风范,风度。

  阆苑:传说中在昆仑山之巅,就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在诗词中常用来泛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鉴赏:

  这就是一首咏物词,就是咏梅花的。梅花腊月发花、多白色,也有红色者,以坚贞耐寒著称,历代文人多咏之。词的上片写梅之风韵。开头二句写其颜色。“疏疏淡淡”,谓其花影稀疏,花色浅淡,颜色天真自然,没有什么能与其天然的风韵相比。“笑杀”二句紧承上文,对此做进一步描写。在这里,作者使用映衬的手法,言在东君的管领下,有的花白,有的花红,红红白白,颜色甚多,但山下千林花太俗,都没有梅花的神韵,枉称为花,实在可笑。“雪里”二句写其凌寒独放。言梅花长在水边,开在雪里,一味清新,十分幽静,温柔明秀,远非桃李可比。“骨清”二句就是赞美梅花玉洁冰清、香嫩魂冷,骨格奇绝,具有超凡入圣的品格。词的下片写梅之遭遇,映带作者身世。“常记”三句写梅花曾一度受宠,被琐窗人“纤手轻摘”,插戴鬓边,何其荣耀。“漂泊”二句以人拟物,言梅花虽然漂泊天涯,形体瘦削,憔悴不堪,但风韵不减当年,依然冰清玉洁,高雅不俗。“万里”三句就是说,不论就是“万里风烟”还就是“一溪霜月”,都无法使其屈服,表现出梅花的坚贞。“不如”二句借花言人,表达出作者的归隐情思。细读词之下片,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者虽然就是在写梅,却已将自己的身世之感打并入其中,而以感慨系之,寓意很深,耐人寻味。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428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张 翰 传 ①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人也。父俨,吴大鸿胪。翰有清才,善属文,而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会稽贺循赴命入洛经吴阊门于船中弹琴。翰初不相识,…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97
  • 紫骝马·紫骝行且嘶原文及赏析

      《紫骝马·紫骝行且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古诗词全文如下:   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   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   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   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35
  • 飞事亲至孝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飞事亲至孝》是讲述关于岳飞的一篇文言文。以下是(www.wywzj.cn)整理的《飞事亲至孝》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欢迎阅读。 文言文   飞事亲至(1)孝,家无姬侍。吴玠素(2…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95
  • “许孟容,字公范,京兆长安人”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许孟容,字公范,京兆长安人。擢进士异等,又第明经,调校书郎。辟武宁张建封府。李纳以兵拒境,建封遣使谕止,前后三辈往,皆不听。乃使孟容见纳,敷引逆顺,纳即悔谢,为罢兵。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9
  • 【双调】锦上花 春游

    朝代:元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燕语莺啼,和风迟日。郊外踏青,禁烟寒食。拜扫人家,这壁共那壁。悲喜交杂,哭的共笑的。坟前列子孙,冢上卧狐狸。几处荒坟,半全共半毁。几陌…

    古诗文 2020年3月26日
    640
  • 虎与刺猬文言文翻译注释启示

    文言文   有一大虫①,欲向野中觅食,见一刺猬仰卧,谓是肉脔②,欲衔之。忽被猬卷着鼻,惊走,不知休息,直至山中,困乏,不觉昏睡,刺猬乃放鼻而走。大虫忽起欢喜,走至橡树下,低头见橡斗…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20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