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笛》的诗词及鉴赏

  月下笛

  张炎

  孤游万竹山中,闲门落叶,愁思黯然,因动《黍离》之感。

  时寓甬东积翠山舍。

  万里孤云,清游渐远,故人何处。

  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

  连昌约略无多柳,第一是、难听夜雨。

  漫惊回凄悄,相看烛影,拥衾谁语。

  张绪,归何暮。

  半零落依依,断桥鸥鹭。

  天涯倦旅,此时心事良苦。

  只愁重洒西州泪,问杜曲人家在否。

  恐翠袖、正天寒,犹倚梅花那树。

  鉴赏

  《月下笛》是“遗民”张炎抒发其遗民心态的一首词。南宋已亡,身怀家国之恨的张炎在甬东一带流寓。在孤游万竹山,幽清廖寂的环境并未使其淡忘。亡国之恨,反而愁思黯然。这首词的悲凉激楚,当为其心声之反映。

  起调令人凄怆渺茫:“万里孤云”。“孤云”,是词人的化身。孤云在诗词里喻人蕴含了特定的感伤。

  “清游渐远,故人何处。”漂泊的日子是那么凄凉,使人找不到方向。“故人何处?”这一声呼唤,将亡国之痛,身世之悲,一齐倾诉出来。日间无法排解,夜里还形于梦寐。

  “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梦中时景“连昌约略无多柳,第一是、难听夜雨”。用连昌来指代南宋故宫,透出铜驼荆棘的意思。此时梦想中,宫中的柳树仿佛已衰残无几,非复当年意态。萧萧的夜雨。萧萧夜雨袭来,令人不堪忍受。不期然从梦中醒来,却是在异乡夜里。灯光摇曳中,谁能和我共话?心绪的悲凉令人凄然。

  “张绪”,指词人以南齐张绪自况。以此比拟自己青年时的风度。但是而今的张绪也不像亡国前那样“风流可爱”,却是已衰落的蒲柳。“归何暮!迟暮之年还不能回乡呢?”半零落依依,断桥鸥鹭“。勾起作者无端心事。西湖断桥边的鸥鹭已零落过半,却是旧侣凋残,前盟难践。

  随之一转“只愁重洒西州泪,问杜曲人家在否?”却是“西州泪”取不忍重经旧地之意。张炎的亡国破家之痛,远过羊昙生死知遇之悲。“杜曲”,指高门大族聚居的地方:“人家”,指张炎自己的家。据记载,张炎家世显耀,祖父时家境显赫。但元兵入临安后,祖父被杀家产被没。张炎心中留下了永远的创痛。家国之痛是忘不了的。煞尾又化用杜甫诗句,写道:“恐翠袖、正天寒,犹倚梅花那树。”

  这是张炎艺术风格的代表作。在抒发亡国之悲时,运用了较为深刻和曲折的笔法。用典贴切、想象丰富、含蓄深厚,风格转为“清空”。以深邃的意境,而亡国之恨的痛烈心境楮墨内外。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429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客中除夕

    朝代:明代 作者:袁凯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一杯椒叶酒,未敌泪千行。

    古诗文 2020年3月1日
    605
  • 嘲鲁儒李白注音版及翻译

    “嘲鲁儒李白注音版及翻译”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嘲鲁儒李白注音版 《 嘲cháo鲁lǔ儒rú 》 唐t&aacute…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83
  • 袁宏道《观第五泄记》

    原文观第五泄记① 从山门②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13),瀑见。石青削③,不容寸肤④,三面皆郛⑤立。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

    古诗文 2022年5月15日
    146
  •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翻译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19
  • 采莲令月华收翻译赏析

      《采莲令·月华收》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柳永。其古诗全文如下: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1
  • 文征明习字文言文阅读理解

    文征明习字文言文阅读理解   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原文】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