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翻译赏析

  《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作者为宋朝诗人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细把君诗说。怅余音、钧天浩荡,洞庭胶葛。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乍一见、寒生毛发。自昔佳人多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金屋冷,夜调瑟。

  去天尺五君家别。看乘空、鱼龙惨淡,风云开合。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叹夷甫、诸人清绝。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

  【前言】

  《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所写的一首词。上片开端五句,评价友人杜叔高之诗,言其音韵和谐美妙,意境清峻。下片写叔高之怀才不遇而转及其家门昔盛今衰。通篇由人及己,由个人到全局,层次分明,步步逼近,越写越深入,最后引出了爱国抗战的思想主题。

  【注释】

  杜叔高:杜仲高,字叔高,金华一诗人。

  恍:仿佛。

  钧天:广阔的天空。

  胶葛:指意境高远。

  阴崖:朝北的山崖。

  佳人:指杜叔高。

  乘空:飞上天空。

  衣冠:指士大夫。

  夷甫:西晋宰相王衍字夷甫,喜欢清谈。

  檐间铁:屋檐下挂着的铁制风铃,称为”铁马”或“檐马”。

  【翻译】

  待我仔细品评你的诗作:它们像雄伟浩荡的钧天广乐的遗音,又像是复杂多变的洞庭《成池》之乐的逸响。有如纤尘不染的千丈阴崖,但见满眼雪积冰封,使人乍见之下。不禁毛发森然。哎,从来才华出众的人。遭际都往往坎坷不幸。因此对着天上那片亘古不变的明月,他们难免会感伤身世;或者躲进华丽冷清的屋子里,借弹奏锦瑟打发夜晚的无聊。

  你家祖籍该是在陕西咸宁,如今已经回不去了。你瞧瞧天空上风云变幻,仿佛连翱翔的鱼龙都因之惨然变色。再登高遥望当年北方家族避难南迁的道路。多少死难者的尸骨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无人掩葬,已经朽烂不存了。可恨把持朝政的那些当代王衍们。他们一味清谈,确实“清”到了家!夜半失眠,我常常引吭高歌,但觉悲风四起,檐前的铁马铮铮作响,仿佛又回到了杀敌的战场。请记住吧,我们的南方和北方。至今还是分裂的。

  【赏析】

  上片开端五句,评价友人之诗,言其音韵和谐美妙,意境清峻。“佳人”以下,赞美其高洁的品德,以及壮志难酬的痛苦。下片希望友人着眼大局,挺身报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夜半”二句,遥想金戈铁马战场厮杀之情景,回到现实却又是无比的痛苦。结句点明恨如潮水,正是由于国土分裂,简短有力,精悍异常。

  上片首句至“毛发”数句评价叔高的诗作。词人评点得很细致,语言优美,比喻新颖,想象奇特,极富诗情画意。接下至“调瑟”数句哀叹叔高的萧索境况。以古今美女多遭遗弃隐喻才士常被埋没;“金屋冷,夜调瑟”则借汉武帝皇后阿娇失宠,进一步说明被遗弃的痛苦。运用比兴手法,以虚写实,其艺术效果反而更好。

  下片写叔高之怀才不遇而转及其家门昔盛今衰。长安杜家曾是大族,门望尊崇,但叔高一家与之有别,朝中众臣尔虞我诈、争权夺利。虽然叔高五兄弟都有才能,却因不会钻营而不能有所作为。接下来作者又对祖国分裂产生悲叹:曾经衣冠相继的中原路上,如今却是一片荒凉,遍地战骨渐渐销蚀。统治者大兴清谈之风,借以掩盖他们的无能和懦弱。但词人的爱国热情依旧高涨:“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此时词人好像又回到了年轻时与金兵作战的大年代,但这毕竟只是幻觉,取而代之的是无以复加的痛苦。末句“南共北,正分裂”便是造成作者如此痛苦的根源。

  全词词人擅用比兴,设喻新异,想像独到,词中称赏的诗境之美,高冷绝俗,亦可看作词人所追求的某种美学境界。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436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马致远《双调・折桂令(叹世)》

    原文 【双调】折桂令 叹世 其一: 咸阳百二山河⑴,两字功名,几阵干戈。项废东吴⑵,刘兴西蜀⑶,梦说南柯⑷。韩信功兀的般证果⑸,蒯通言那里是风魔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⑺;醉了由他⑻…

    古诗文 2022年5月16日
    249
  • 史达祖《夜合花·柳锁莺魂》

    史达祖 柳锁莺魂,花翻蝶梦,自知愁染潘郎。轻衫未揽,犹将泪点偷藏。念前事,怯流光,早春窥、酥雨池塘。向消凝里,梅开半面,情满徐妆。 风丝一寸柔肠,曾在歌边惹恨,烛底萦香。芳机瑞锦,…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48
  • 《宋史・庞安时》

    原文: 庞安时,字安常,蕲州蕲水人。儿时能读书,过目辄记。父,世医也,授以《脉诀》。安时曰:“是不足为也。”独取黄帝、扁鹊之脉书治之,未久,已能通其说,时出新意,辨诘不可屈,父大惊…

    古诗文 2022年5月16日
    128
  • 曾子不受邑文言文翻译及启示

    1、文言文   曾子①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②焉,曰:“请以此修衣③。”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④为不…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70
  • 《旧唐书·杜如晦》“杜如晦,字克明”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也。曾祖皎,周(北周)赠开府仪同、大将军、遂州刺史。高祖徽,周河内太守。祖果,周温州刺史,入隋,工部尚书、义兴公,《周书》有传。父咤,隋昌州长史。如晦少聪…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50
  • 关于国庆节的诗词句子摘抄

    关于国庆节的诗句   1、《我亲爱的祖国》   龙腾马啸,与时俱进。   月白风清,共酒开怀。   鸡鸣凤舞,同乐共欢。   &n…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2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