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就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词句与词语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
②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从孔君平来拜见孩子的父亲一事看,两家的关系很好,常来常往。所以当得知孩子的父亲不在时,孔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叫出了这个孩子。可见,孔与孩子很熟。
③为设果,果有杨梅。
谁为谁设果?联系上下文自然知道,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看起来孩子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
④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这是故事中的重点部分。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
(2)对词语的理解。
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设:摆放,摆设。甚:非常。诣:拜见。未闻:没有听说过。示:给……看。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乃:就;于是。曰:说
(3)对题目的理解杨氏之子杨氏:姓杨的 之:助词,相当于“的” 子:儿子 把它连接起来.
整个意思是: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字义:甚:很 惠:同慧 智慧的意思 指:拜见 乃:就,于是 示 :给 看 曰:说 未:没有
孩子的回答很妙,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是在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

朗读方法
/=停顿的地方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56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七律_秋风最是无情物

    秋风最是无情物, 向晚青山落叶深。 昨日同堂潇洒客, 今朝异地寂寥人。 云中雁信凭谁寄, 故里壶觞尚有温。 院外飞传三两吠, 吾心错又启扉门。

    古诗文 2022年9月29日
    96
  • “冯胜,定远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冯胜,定远人。生时黑气满室,经日不散。及长,雄勇多智略,与兄国用俱喜读书,通兵法,元末结寨自保。太祖略地至妙山,国用偕胜来归,甚见亲信。太祖尝从容询天下大计,国用对曰:&ldquo…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7
  • 谒金门(春晚)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风乍扇。帘外落红千片。飞尽落花春不管。斗忙莺与燕。往事上心撩乱。睡起日高犹倦。料得伊家情眷眷。近来长梦见。

    古诗文 2020年6月2日
    544
  • “荒庭垂桔柚,古屋画龙蛇。”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荒庭垂桔柚,古屋画龙蛇。”这两句描绘古庙景象,又巧妙地颂赞了夏禹的功绩——荒芜的庭院里垂有累累橘柚,古老房子的墙壁上画着龙舞蛇行。…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40
  • 描写夏天的古诗八首

      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蜒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3
  • 《望云楼》

    文 同 巴山楼之东, 秦岭楼之北。 楼上卷帘时, 满楼云一色。 此诗原总题为《守居园池杂题》,原诗共三十首,此为第十二首,是作者熙宁八年(1075)秋冬之间至熙宁九年春初在洋州(治…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6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