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古邺城》翻译赏析

  《登古邺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下马登邺城,城空复何见。

  东风吹野火,暮入飞云殿。

  城隅南对望陵台,漳水东流不复回。

  武帝宫中人去尽,年年春色为谁来。

  【前言】

  《登古邺城》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全诗八句共四十八个字,前六句写所见,后两句写所感,通过对古都邺城荒芜凄凉景象的描绘,感慨人事代谢,江山依旧。

  【注释】

  1、邺城:春秋时齐桓公所建,战国时曾是魏国的都城。公元204年(东汉建安九年),曹操破袁绍后以此为都城。故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城西南约25公里。邺城是我国著名的古城遗址,现大都湮没,地面尚存铜雀、金凤两台遗迹。

  2、野火:此指焚烧枯草的火;

  3、飞云殿:似是魏都宫殿之一。

  4、望陵台:即铜雀台,公元210年冬(建安十五年)曹操所建,故址在今临漳县西南三台村;漳水——即漳河

  5、武帝:即曹操。

  【翻译】

  下马走到邺城上面,城池空空有何所见?阵阵东风吹起野火,日幕飘入昔日金殿。城角与那望陵合遥遥相对,漳水滔滔东流一去不再回;武帝宫殿成废墟人已去尽,年年度废春色来又是为谁。

  【鉴赏】

  首句点题,次句一个“空”字,统领全篇。此“空”,既是对邺都故址败落凄清环境的概括,又是诗人身临其境所产生的茫然无着心情的流露,悲戚怀古之情寓于其中。“复何见”三字,以一设问,自然引出中间四句的具体描绘。春风吹醒万物,百花欣欣向荣。然而,在邺城却只有野火伴随着东风,暮霭充斥空殿。那曾经象征着兴盛的望陵台只能与孤城默默相对,漳水无语东流。此四句承“空”而来,一写春色之“空”,二写君王之“空”,三写红粉之“空”,“漳水”句归结以上三“空”,总写昔日繁荣景象和昌盛基业已尽逐东流而去,即四写时间之“空”。末两句抒慨,感叹人事俱非,春色依旧。

  这首诗以“空”为主线,通过总括、细描、抒慨三个层次的渲染烘托,写出古都邺城的“四空”,凭吊古迹,惋叹人生,寓情于景。诗篇前四句五言,后四句七言,中间换韵,韵调深沉,很适于表现怀古的主题。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575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几番心事无凭准,等得青春过尽”全词翻译赏析

    “几番心事无凭准,等得青春过尽”出自江开《杏花天》 杏花天 谢娘庭院通芳径,①四无人、花梢转影。②几番心事无凭准,③等得青春过尽。④ 秋千下、佳期又近。算毕…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5
  • 疏影原文译文及赏析

      原文:   疏影   姜夔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35
  • 高考文言文实词的知识点

    高考文言文实词的知识点   ①大,扩大:非问无以广?识(问)明道德之广?崇(屈)   ②宽阔:安得广?厦千万间(茅)   识①知识:非问无以广识?(问)   ②知道:识?其大矣而或…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35
  •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2K
  • 王昌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阅读答案

    塞下曲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①。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注】①临洮:甘肃地名,古长城的起点。 1.与&ldquo…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4
  • 贾黯,字直孺,邓州穰人原文及译文赏析

      贾黯,字直孺,邓州穰人。擢进士第一,起家将作临丞、通判襄州。还为秘书省著作佐郎、直集贤院,迁左正言、判三司开拆司。   黯自以年少遭遇,备位谏官,果于言事。首论韩琦、富弼、范仲…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