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太守后庭歌翻译赏析

  《敦煌太守后庭歌》作者为唐朝诗人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敦煌太守才且贤,郡中无事高枕眠。

  太守到来山出泉,黄砂碛里人种田。

  敦煌耆旧鬓皓然,愿留太守更五年。

  城头月出星满天,曲房置酒张锦筵。

  美人红妆色正鲜,侧垂高髻插金钿。

  醉坐藏钩红烛前,不知钩在若个边。

  为君手把珊瑚鞭,射得半段黄金钱,此中乐事亦已偏。

  【前言】

  《敦煌太守后庭歌》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前一部分六句着重颂扬敦煌太守的政绩,反映了诗人为当地人民安居乐业而欣慰的感情;后半部分九句写后庭酒筵场面,写出了酒筵喜庆的气氛,表现了诗人欢快的心情。

  【注释】

  ⑴敦煌:唐郡名,地处河西走廊西风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太守:即郡太守,地方行政长官。后庭:内室。

  ⑵高枕眠:高枕而眠,指对所理之事无忧无虑,十分放心。

  ⑶“太守”二句:这里似借张守珪开垦敦煌故事来歌颂太守的政绩。据《新唐书·张守珪传》载:开元年间,以瓜州(即敦煌)为都护府,命张守珪为都督。郡内土地充满荒沙,十分贫瘠,而水渠又全被毁坏。张守珪暗中向上天祷告,有一天山水忽然来到,筑造堤防的树木也顺流而来,于是筑堤开渠,耕种者义同以往一样安心耕作了。碛:沙地。

  ⑷耆旧:年高望重之人。鬓皓然:鬓发雪白。皓,白。

  ⑸更五年:即连任。唐制,地方官五年而任满。

  ⑹曲房:即题目所说“后庭”。锦筵:精美豪华的酒筵。

  ⑺侧垂高髻:高挽发髻,垂向一旁,似为当时流行发式。金钿:金制的首饰。

  ⑻藏钩:古时的游戏。《艺经》:“藏钩之戏,分为二曹,以交胜负”。以一钩藏在数人之手,由当局者猜射。

  ⑼若个:哪个。

  ⑽珊瑚鞭:以珊瑚为装饰的马鞭。

  ⑾射:猜度。半段黄金钱:似指金钩。

  ⑿偏:奇特。

  【翻译】

  敦煌郡的太守既才且贤,郡中太平无事高枕而眠,太守到来高山涌出泉水,黄沙地上农人安心种田。敦煌白发老人年高望重,衷心挽留太守连任几年。城头月儿东升星斗满天,后庭早已排下豪华酒筵,美女浓妆艳抹容颜正美,侧垂高高发髻头插全钿。醉坐烛前玩起藏钩之戏,不知钩儿藏在那个一达?为您手中握起珊瑚之鞭,带着醉意射中半段金钱,其中乐趣其也奇特难言。

  【赏析】

  前一部分六句着重颂扬敦煌太守的政绩。从三个角度写。前两句从太守自身角度写。首句直接点出颂扬对象及他的才能和贤德,即才德兼备。次句既用“郡中无事”写辖境地方太平,又以“高枕眠”写太守从容自如,举重若轻,其中又颇含高士的雅致,从而以具体形象补足上句“才且贤”。

  从“太守到来山出泉,黄沙园里人种田”两句所勾划的和平劳动、安后乐业的图景中,可以看到太守的政绩是卓著的,他又是怎样的“才且贤”,这是从政治角度写的。后两句从百姓反映的角度写。诗人着意选取了那些富有代表性的人物:“敦煌耆旧”,写他们对太守的看法。他们饱经沧桑,有丰富的阅历,有前后的比较,是敦煌历史发展的见证人,能够获得他们的衷心拥戴,对太守的政绩无疑是个极有力的烘托。通过以上六句层次分明、周到而又得体的赞扬,敦煌太守的“才且贤”已被写得十分突出。

  诗的后半部分写后庭酒筵场面。也分别从各个方面来铺写。先写酒筵的环境:月出城头,星斗满天的良宵。次写写席间陪酒的美女,着重写她们打扮的艳美,以衬托“锦筵”二字。而醉后游戏场面写得很细致,很有兴味;最后以“此中乐事亦已偏”作总的归结。这段描写,既注意到酒筵的时间顺序,又注意到酒筵的各个方面;筵前的气氛轻松恰悦,筵中和醉后写得气氛热烈。诗人经历了长途跋涉来到敦煌,在这样一个塞外晴朗的月夜,参加了这样一个筵会,因而诗人的心情是极欢快的。

  岑参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为当地人民安居乐业而欣慰的感情,也可以从中看到当时的劳动人民是怎样地开发边疆建设边疆。但诗人把这一切都归功于“太守到来”。地方官的能政对人民生活的改善固然可以起到很大作用,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民的劳动,诗人这里的称颂未免有过份之处。而且,把后幅描绘的花团锦簇的酒笼与前幅“黄沙破里人种田”相对照,就表现了作者阶级意识的流露。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576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斋居偶作――白居易诗词全集

    斋居偶作 [唐] 白居易 童子装炉火,行添一炷香。老翁持麈尾,坐拂半张床。 卷缦看天色,移斋近日阳。甘鲜新饼果,稳暖旧衣裳。 止足安生理,悠闲乐性场。是非一以遣,动静百无妨。 岂有…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63
  • 2015初中语文文言文固定结构的用法

    一、“以为”,“以……为……” “以为”是由介词“以”和动词“为”组合而成的凝固结构,完整形式是“以……为……”。随着语境的不同,这种凝固结构的用法和意义也有不同。 1.“认为………

    古诗文 2022年5月20日
    130
  • 秦观《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

    秦观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注释】 回肠:形容内心愁肠百转。篆香:盘香。因其形…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54
  • “郑默,字思元”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郑默字思元。起家秘书郎,考核旧文,删省浮秽。中书令虞松谓曰:“而今而后,朱紫别矣。”转尚书考功郎,专典伐蜀事,封关内侯,迁司徒左长史。武帝受禅,与太原郭奕俱…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32
  • 《宋史·刘安世》“刘安世,字器之,魏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刘安世,字器之,魏人。登进士第,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己之要,光敏之以诚,且令自不妄语始。调洺州司法参军,司户以贪闻,转运使吴守礼将按之,问于安世,安世云:“无…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6
  • 《渔父渔父醒》全词翻译赏析

      《渔父·渔父醒》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渔父醒,春江午。梦断落花飞絮。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今古。   【前言】   《渔父·渔父醒》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