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芳树·迢迢芳园树》翻译赏析

  《对芳树·迢迢芳园树》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应物。其古诗全文如下:

  迢迢芳园树,列映清池曲。

  对此伤人心,还如故时绿。

  风条洒余霭,露叶承新旭。

  佳人不可攀,下有往来躅。

  【前言】

  《对芳树》是唐朝诗人韦应物的所作的一首悼亡诗,作者因看到园中的花树,依然一片生机,而攀条摘花的人,却已逝去,生出了物是人非之感。

  【注释】

  ①迢迢:遥远的样子。

  ②曲:曲折之处。

  ③风条:受风的枝条。霭:云气。 余霭:指残余的雾气。

  ④新旭;朝阳。

  ⑤躅:足迹。

  【翻译】

  高大美好的园中花树,排列的倒映在弯弯曲曲的清水池中。芳树新美,远枝摇摇,在微风中露水从远枝风条中抛洒;露叶青翠如碧,迎接着朝阳的升起,承受着旭光的照耀,显得新美可爱,生机盎然,然而看着这个却伤人心。不要随意攀折这芳菲佳树,树下有佳人徘徊往返的脚印。

  【赏析】

  首二句是起兴兼比喻:“迢迢芳园树,列映清池曲。”这两句既是对园中实景的生动描绘,也是对昔日美好夫妻生活的比喻。比喻美好的夫妻,如鱼得水之欢欣,如芳林映清池之和谐。但是,妻子故去了,园中之景尚存,怎么不伤人心呢?

  因而引出次二句的慨叹:“对此伤人心,还如故时绿。”芳树碧绿,池水清清,美景一如故旧,唯独不见妻子的倩影。物依旧,人已故。睹物思人,诗人追念之情缕缕传出。

  颈联“风条洒余霭,露叶承新旭”,是承“还如故时绿”而来,显得芳树新美,远枝摇摇,生机盎然。然而诗人写这清景佳趣,并非要抒发“赏心悦目”之思,而是要表达其“坐念绮窗空,翻伤清景好”之慨,抒发的是“空游昨日地,不见昨日人”之怅惘。这里是以乐景写哀情,借美景反衬内心的伤感。

  诗末直接将芳树看作故妻:“佳人不可攀,下有往来躅。”视芳树如故妻,因而不要使其受到半点损伤。自己也需时时在芳树下徘徊停留,精心地保护她。

  本诗纯用比兴之体,字面均写对园中碧树清池的喜爱、伤、感、依恋之情,而处处流露对故妻的痛悼恋旧之思。这种不即不离的悼亡之作,令人读来倍感真挚动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610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龚遂字少卿,山阳南平阳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龚遂字少卿,山阳南平阳人也。以明经为官,至昌邑郎中令,事王贺。贺动作多不正,遂为人忠厚,刚毅有大节。内谏争于王,外责傅相,引经义,陈祸福,至于涕泣,蹇蹇亡已。面刺王过,王至掩耳起走…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35
  • “横云岭外千重树,流水声中一两家”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横云岭外千重树,流水声中一两家。”这两句写别业座落在山中,依山傍水,山峰高插云天,深树千重,古木葱笼,风景绝好;溪水流淌,似琴声悦耳,仅有一两户人家,十分…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59
  • 卜算子(寿母)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满一望三时中(春三十日生),春景方明媚。又见蟠桃结子来,王母初筵启。无数桂林山,不尽漓江水。总入今朝祝寿杯,永保千千岁。

    古诗文 2020年6月1日
    656
  • “侯延广,平遥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侯延广,平遥人。父仁矩历通、祁、雄三州刺史。仁矩在雄州日,方饮宴,虏数十骑白昼入州城,居民惊扰。延广引亲信数骑驰出衙门,射杀其酋长一人,斩首数级,悉禽其余党。延广持首级以献,仁矩喜…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37
  • 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

    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   童 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29
  • 杨果《太常引》

    长渊西去接连昌。无日不花香。云雨楚山娘。自见了、教人断肠。弦中幽恨,曲中私语,孤凤怨离凰。刚待不思量。兀谁管、今宵夜长。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5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