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闲居寄京洛友人的翻译赏析

  《京口闲居寄京洛友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许浑。其古诗全文如下:

  吴门烟月昔同游,枫叶芦花并客舟。

  聚散有期云北去,浮沉无计水东流。

  一尊酒尽青山暮,千里书回碧树秋。

  何处相思不相见,凤城龙阙楚江头。

  【前言】

  《京口闲居寄京洛友人》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七言律诗。该诗写身在润州的诗人对留居长安、洛阳亲友的思念之情。首二句记叙昔日同游的往事;三、四句是对世事变迁曲无可奈何;五、六句是诗人远居江头的无聊之举,心意暗淡、功业消退的想法笼罩在诗人心头,看不到诗人奋发进取的思想火花;末二句点明诗人的诗人的愁绪。

  【注释】

  ①京口:唐时润州治所在京口,即今镇江市。

  ②京洛:洛阳。

  ③吴门:苏州的别称。

  ④烟月:烟花三月,泛指春景。

  ⑤并:依,傍。

  ⑥云北去:友人远去。

  ⑦浮沉:亦作“浮沉”,喻升降、盛衰、得失。

  ⑧青山暮:山间迟暮,天色已晚。

  ⑨碧树秋:树逢秋时,叶落枝疏。

  ⑩凤城:指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

  【翻译】

  那年烟花三月,我们一起游吴门,那年深秋时节,火红的枫叶,雪白的芦花又将客舟照映。北去的云,合又分,分又合,分和有定,东流的水,涨又落,落又涨,起伏无心。且聊饮一杯,细细品味,壶空时青山已薄暮色,更修书一封,慢慢等待,书回时碧树也不再青。你我相思,各在何处,为何总不得相见,相见时是在京都洛阳,还是在京口江滨。

  【赏析】

  首联叙事。核心是“昔同游”三字,“吴门烟月”点明“同游”之处:苏州的风景区。“枫叶芦花并客舟”则描绘“同游”的具体景象。“客舟”出行乃“同游”之事,“枫叶芦花”是“同游”之景。诗人通过“并”字,把“事”与“景”联系起来,描绘出一幅秋江月夜泛舟的的画面:月明星稀,清风徐来,远处烟云轻绕,近处水明山净,一叶小舟划开满江月影,逐碧波而漂流。岸旁,枫叶流丹,水边,芦花翻白。以舟、水之动态与枫叶、芦花之静态结合、映衬;并以月夜作为背景,把“吴门烟月”描绘得色彩艳丽,形象鲜明。舟中诗人及其亲友,自然也一同陶醉在月光碧水、枫叶芦花的大好秋色之中。然而这种乐趣已是昔日之往事。

  京口、京洛天阔地遥,远隔千里,向往之情只能寄寓于回忆之中。于是便引起诗人一叹:“聚散有期云北去,浮沉无计水东流。”上句就仰视所见设喻,说白云飘然北去,正如人生不定,离台有期;下句从俯视所见设喻,说青水悠悠东流,恰似世事浮沉,难以自料。诗人把俯仰所见之自然景象,信手拈来,化为形象,以“北去”、“东流”暗切亲友和自己的所在,并以慨叹语气出之。抽象的意念与具体形象和谐统一,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因分离而兴起的人生感慨,情也随之深沉起来。

  颈联回笔反拨,落到今日之“京口”,乃全诗构思的起点诗。上句写诗人的孤独无友。孤独无友,故需借酒消愁,然樽空酒尽,却只见青山隐隐,暮蔼沉沉。“尽”字写酒已完而愁未消,“青山暮”则以暗淡的景象渲染气氛,蕴含着“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情怀。下句写诗人的离群索居。离群索居,故曾寄诗书以致意,然“千里书回”,带来的依然是不能相见的信息。于是秋风中摇颤的“碧树”,便成为注目的对象,诗人愁肠百结的意绪,依附于萧瑟清冷的景象,宛转而出。这一联,笔随情转,情从景出,以对仗工稳的律句,抒写诗人坐对青山、秋树而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惑。就手法来看,仍是以景写情然而,然而,昔日同游既不可再,他时同游又恐难期的愁怅,却使本来美好秀丽的“青山”、“碧树”,足可消愁解闷的饮酒、“回书”,各自向其本来意义的反面转化,不但与自联同游欢愉的场面、心境形成鲜明对照,且能在写景叙事中,加一倍地表现自己的感情,是一组概括性强且极富感染力的句子。

  最后两句乃全诗结穴处。“相思不相见”正是全诗中心,加上“何处”化为设问句,挑开一笔;使语势宛转,文气疏宕,最后用“凤城宫阙”与“楚江头”平列并举,分别点明“不相见”的两处。就章法结构而言,今日异地分居与首联昔日同游呼应,使颈联之“北去”、“东流”喻意显豁,并点明颔联感伤愁怅的缘由,归结全文。从诗的构思来看,诗人一念飞驰,情牵两地,使平地而起的“宫阙”和高楼遥遥相对,给人可供眺望的印象。然千里相隔,云天杳杳,只能使这收摄于同一幅画面中的景象,仅存于想象之中,思情回环,含蓄隽永,令人产生悠然不尽的遐想幽思。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610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张瑾,字去瑕,江南江都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张瑾,字去瑕,江南江都人。康熙二年举人。十九年,授云南昆明知县。时吴三桂初平,故军卫田隶籓府者,徵租量丰歉收之,事平沿为额1,民不能供。又军兴后官司府署器用皆里下供应,而取给于县,…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8
  • 《新唐书·陈子昂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人。文明初,举进士。 时高宗崩于东都,将迁梓宫长安。于是,关中无岁,子昂盛言东都胜垲,亦可营山陵。武后奇其才,召见金华殿。子昂貌柔野少威仪而占对慷慨擢麟台正…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9
  •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文言文赏析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文言文赏析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赏析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①]。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1
  • 《左传哀公哀公七年》原文及翻译

      【传】二十七年春,越子使后庸来聘,且言邾田,封于骀上。   二月,盟于平阳,三子皆从。康子病之,言及子赣,曰:「若在此,吾不及此夫!」武伯曰:「然。何不召?」曰:「固将召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42
  • 宋濂《环翠亭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环翠亭记 [明]宋濂     临川郡城之南有五峰,巍然耸起,如青芙蕖,鲜靓可爱。沿城直趋而西,是为罗家之山。承平之时,有字仲孚者,尝承尊公之命,植竹万竿,而构亭其中。当积雨初霁,晨…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114
  • 《白门感旧》阅读答案

    白门感旧 [清]汪中 秋来无处不销魂,箧里春衫半有痕。 到眼云山随处好,伤心耆旧①几人存。 扁舟夜雨时闻笛②,落叶西风独掩门。 十载江湖生白发,华年如水不堪论。 注 ①耆旧:年高而…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