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中秋寄远的赏析

  原文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赏析

  这是一首中秋怀人词。它并不注重对月夜美景的具体描写,而只借月亮的圆缺和宴会的气氛来表现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之情。其内容略同于苏轼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风格与手法各别。苏词充满浪漫气息和奇特想象,此词则快言快语,直道眼前事,直抒心中情,写实特征比较明显

  上片写赏月。当头一个“快”字,生动的表现了作者借月怀远的迫切心情。以下写月而寄情。最可注意的是“问嫦娥”二句。嫦娥独居广寒宫,凄凉孤寂,这神仙日子怕不好过吧,想必你早已愁得头发花白了!这里暗用李商隐《嫦娥》诗中“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句意。这实际上是明写月中仙子,暗指自己的怀念对象。从自己对对方的怀念,设想对方也在千万里之外孤零零地怀想自己,也许头发都急白了吧?语意双关,含蓄隽永。

  下片直接宣写离情,盼望早日团圆。过片四句,由夜宴饮酒和歌舞引出人各一方的哀愁。“叹十常八九”二句,以月之难圆而常缺,喻人之离多而会少。“但愿”以下至结尾,则转为乐观旷达之调,深信离别的日子定会过去,有情人终有团聚之日。这与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同一胸怀,表达的都是对人生的乐观态度。作者毕竟是英雄壮士一流人物,虽写人人难免的离愁别恨,却不堕入低沉琐屑之中,更不作无病呻吟,这正是辛派豪放词的本色。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生,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南宋爱国词人。出生时家乡已被金所占领,二十一岁参加耿京领导的抗金起义军,任掌书记,1162年奉表南归,高宗召见,授承务郎,转江阴签判。后任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使、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湖北转运副使、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等,任职期间,都采取积极措施召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豪强以利国便民。后被诬落职,先后在信州上饶、铅山两地闲居近二十年。晚年被起用知绍兴府兼浙江安抚使、知镇江府。在镇江任上,他特别重视伐金的准备工作,但为权相韩侂胄所忌,落职。一生抱负未得伸展,1207年10月3日,终因忧愤而卒。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611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方苞《田间先生墓表》原文及译文

      田间先生墓表   方苞   先生姓钱氏,讳澄之,字饮光,苞大父行①也。苞未冠,先君子携持应试于皖,反,过枞阳,宿家仆草舍中。晨光始通,先生扶杖叩门而入。先君子惊。曰:“闻君二子…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55
  • 王羲之画扇文言文翻译

    王羲之画扇文言文翻译   王羲之的画扇你有没有读过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下文,欢迎借鉴!   原文:   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①滑净,因书之,真草②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29
  • 醉思凡

    朝代:宋代 作者:孙惟信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吹箫跨鸾。香销夜阑。杏花楼上春残。绣罗衾半闲。衣宽带宽。千山万山。断肠十二阑干。更斜阳暮寒。

    古诗文 2020年5月31日
    637
  • 唐诗燕歌行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高适

    作者:高适 朝代:〔唐代〕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32
  •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诗词全集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译文】   居住在邯郸客栈的时候正好是冬至节,而我只能抱膝…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49
  • 《吴起守信龙门子凝道记》文言文

    《吴起守信龙门子凝道记》文言文   吴起守信龙门子凝道记   曩(昔)吴起 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7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