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澄上人院》翻译赏析

  《宿澄上人院》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卢纶。其古诗全文如下:

  竹窗闻远水,月出似溪中。

  香覆经年火,幡飘后夜风。

  性昏知道晚,学浅喜言同。

  一悟归身处,何山路不通。

  【前言】

  《宿澄上人院》是唐代著名文人卢纶所作的一首诗。该诗主要描写了诗人夜宿澄上人院时的所见所闻,以及抒发了诗人对禅道的感悟。

  【注释】

  ①澄上人:唐代僧人,其生平不详

  ②香:梵语“健达”译为“香”,为六种供养之一。佛教中,以为香能将人之信心通往佛所

  【翻译】

  流水潺潺遥遥飘入竹窗,明月皎洁仿佛溪水中洗过。新香火覆照去年香灰,后夜风吹动殿前风幡。本性昏知道为时已晚,学识浅却喜见解相同。一旦悟得归身之处,万水千山道路自通。

  【鉴赏】

  作品首先劈空而来,营造出一个禅境。这里不写投宿的过程,也免去了入禅的经历,直接写见闻感受。竹窗闻远水,水声若有若无;月出似溪中,月色若隐若现。这是迷蒙而优美的月夜景色,也是那不可捉摸的禅境。接着写寺院特有之事物:香、幡,描写中,语带禅机。去年的香火已化作香灰,香灰已冷;今年的香火犹在燃烧,香灰应热。而就在这冷与热、生与灭的不息变化之中,禅也在无言地传递。后夜风起,后夜风凉,后夜风劲,就在这静夜里,殿前幡飘飘而动。就在这动静之间,夜昼之间,让读者似乎体悟到了禅意。于是,作者与院中僧谈起了他的心得。禅自然不在言语之中,作者于是有“性昏”及“学浅”的谦辞;但非言语又无从呈其心得,特别是当他的表达得到僧人之认可,更觉十分欣喜,也增添了信心。他觉得自己真正开悟了,他觉得自己找到了皈依之所,他觉得从此后,在人生的道路上将会左右逢源。诗之开篇未写入寺院的路径,诗之末尾便写明:禅悟是通达方便的门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695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赠别王山人归布山》翻译赏析

      《赠别王山人归布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王子析道论,微言破秋毫。   还归布山隐,兴入天云高。   尔去安可迟?瑶草恐衰歇。   我心亦怀归,屡梦松上月…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5
  • 曾巩《洪州东门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洪州东门记 【宋】 曾巩     南昌于《禹贡》为扬州之野,于地志为吴分。其部所领八州,其境属于荆闽南粤,方数千里。其田宜秔稌① ,其赋粟输于京师,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5
  • “燕肃字穆之,青州益都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燕肃字穆之,青州益都人。肃少孤贫,游学。举进士,补凤翔府观察推官。寇准知府事,荐改秘书省著作佐郎、知临邛县。县民尝苦吏追扰,肃削木为牍,民讼有连逮者,书其姓名,使自召之,皆如.期至…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5
  • 归有光《庄氏二子字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庄氏有二子。其伯曰文美,予字之曰德实。其仲曰文华,予字之曰德诚。且告之曰:文太美则饰,太华则浮。浮饰相与,敝之极也,今之时则然矣。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巧不如拙,辨不如讷,富不如…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28
  • “王昕字元景,少笃学,能诵书”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王)昕字元景,少笃学,能诵书。太尉、汝南王悦辟为骑兵参军。悦好逸游,或驰骋信宿,昕辄弃还。悦乃令昕在前,手为驱策。昕舍辔高拱,任马所之,左右言其诞慢。悦曰:“府望唯在…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24
  • 绝句漫兴九首·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谓谁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古诗文 2020年3月2日
    5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