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都无色可并翻译及赏析

  《荷花·都无色可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桌歌。

  【前言】

  《荷花》是晚唐诗人李商隐写的一首咏荷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怜惜之情。展现出诗人的婚前大胆追求阶段内心美的期待与欢会时的情景。

  【注释】

  ①并:比,匹敌。

  ②金羁:饰以黄金的马笼头。傅玄《良马赋》:“饰以金羁,申以玉缨。”

  ③落晚:向晚。过音锅。

  ④前秋:秋前。

  ⑤桌歌:一边摇桨,一边唱歌。《南史·羊侃传》:“善音律,自造采莲桌(声曜)歌两曲,甚有新致。”

  【翻译】

  那种荷花之美是无与伦比的,它的日下香气也是独具一格。李家为乘凉而设席;自己乘马伴着夕阳而来游曲江。曲江归来之夜,睹绣衾之芙蓉,如见伊人之面,追想曲江相遇之景,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如在水边得见洛神;王氏女将于立秋之前(是年七月三日立秋)返济原探父,不知何时得再重逢,预想分离后唯能于梦中见其倩影了。

  【赏析】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诗一开头便极言荷花之芙,先说它的色,后写它的香。就其色而言,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十亩方塘,田田绿盖。颜色纯净,姿态婷婷,摇曳在清风之中,那种清新明丽之美和那红绿相映所产生的美确实是无与伦比的。其色如此,其香也独具一格,英特点是“香远益清”(周敦颐《爱莲说》)。这既“远”又“清”的芳香在群芳之中的确是少见的,所以,从色彩和香气上看,荷花确实不同一般的凡花俗卉。难怪诗人惊叹它“无色可并”,无香可比,深深地迷恋上它,实际上这是诗人为爱侣的美色而醉心。

  荷花既如此之美,如此之香,诗人又为之如此陶醉,所以便尽情赏玩:“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前一句是在月下观赏,后一句是在夕阳下观赏。调整后的语序是:“金羁落晚过,瑶席乘凉设。”夕阳下的荷花自有一番风韵,那鲜艳的花朵衬着碧绿的荷叶,本已娇媚非常,这时它上面又洒上了夕阳的金辉,带上了“金羁”。就更加鲜艳绚丽、光彩照人了!而月下的荷花,那种朦朦胧胧的美也是令人心醉的,淡淡的夜色。皎皎的月光。这是荷花的衬景。徐徐的清风,摇动着花朵花叶,又给这奇妙的画面增加了动感。此时的荷花娇美轻盈,摇曳多姿,仿佛月中的仙子,款款移步于琼楼玉宇之中,与特有的环境,特有的氛围交织共融,产生梦幻一样的关,这两句的实际内容是诗人从傍晚到黑夜约会情人,面对爱侣时的情形。诗人同时写的《曲池》一诗有“日下繁香不自持,月中流艳与谁期”的诗句,写的就是这种情况。

  五、六两句“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也是描写与爱侣的欢会。前四句主要是托物寓意,用的是曲笔,写得比较“隐晦”,而这两句近于写实,比较明显。前一句侧重于场面描写:又点亮了灯,明亮的灯光照着锦被。由这场景可知两人的感情达到何种地步了。后一句重在写人,交待得十分清楚:女方是渡水而来,罗袜已经被水打湿了,表现出女子的痴情,也表现出诗人的细心。

  最后两句“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桌歌”是叹别。“前秋”是秋前之意,因为前面是“预想”.当然不会是过去时而是将来时。“桌歌”一句是用典。《南史·羊侃列传》记载羊侃“善音律,自造采莲桌歌两曲,甚有新致,”此外“梦桌歌”即“梦采莲”之意,也即梦想再次相会的意思。“莲”,是“怜”的谐音,“采莲”(怜)意为求欢。这一联中的第一句,推开了一步:诗人此时本来是和情人欢会。鱼水相得,可是却又忽然间发愁了。愁什么?原来他想到在秋天到来之前就要与恋人分别了。于是便预想起别后的情况:天各一方,不易相见,只能是“梦桌歌”,即只能在梦中相会了。相会之时想到离别。心中犯难;离别之后,又难相会,更令人难以忍受。实在是“相见时难别亦难”(《无题》)啊!这推开一步的预想,从侧面透露出两人感情的深度,所以,当诗人的这位爱侣后来亡故之后,他故地重游之时。眼见凤去楼空,抚令追昔,无限凄楚:“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暮秋独游曲江》)。在那荷叶初生的春天我与你相遇,并从此增添了离愁别恨,而今你像枯荷一样谢世了,只留给我一片凄凉。只要我身在人世,对你的情意就永远不会消失。曲江池头那无尽的流水啊,你带给我多少惆怅!

  可见《荷花》一诗,不是一般的咏物诗,它是李商隐爱情生活的写照。这首诗主要用象征手法,借描写荷花来寄托自己的情事。本来是描写自己热恋之人,但却不直接描写女方本身,而是以荷花出之。即使是描写欢会之事,也不用直白之笔,而是通过“衾绮”、“罗袜”来侧面暗示,没有露骨、庸俗的平直之语。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713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翻译赏析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29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翻译赏析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译文]  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   [出自]  李白…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36
  • 40个成语背后脍炙人口的古诗词

    春风得意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02 春意阑珊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李煜《浪淘沙令》 03 春花秋…

    2023年1月1日
    71
  •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这两句是说,秋日清晨,我送友人东游,从郢门山出发,过汉阳渡沿江东下。以初升旭日、飒飒秋风、巍巍高山、浩浩大江为友人壮色,融情于景…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38
  • 《宋史·杨大雅传》原文阅读及译文

         :   扬大雅,字子正,唐靖恭诸杨虞卿之后。虞卿孙承休,唐天祐初,以尚书刑部员外郎为吴越国册礼副使,杨行密据江、淮,道阻不克归,遂家钱塘。大雅,承休四世孙也。钱俶归朝,挈…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72
  • 《卞庄子刺虎》原文及译文

      卞庄子①欲刺虎,馆竖子②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若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③之。有顷,旋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3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